欧洲宗教

天主教


天主教是降生成人的天主子耶稣亲自创立的至一、至圣、至公、从宗徒传下来的圣而公教会,是基督教三大派别之一。天主教的英文是The Roman Catholic Church,拉丁文是Ecclesia Catholica Romana,音译为加力特教,意译公教。因其中心在罗马,又称罗马公教。在全世界大多数国家,新教、东正教、天主教统称基督教。

天主教 – 历史沿革
传说,基督教是由耶稣在巴勒斯坦创立的。早期基督教曾受到罗马皇帝的残酷迫害和镇压。公元313年,罗马帝国西部皇帝

罗马天主教~教皇本笃十六世君士坦丁一世在米兰发布“米兰敕令”,宣布基督教可与所有其它宗教同享自由,不受歧视。从此基督教成为官方认可的合法宗教。

1054年,东西两派基督教会分裂。东派教会自称正教,西派教会自称公教。大主教会及其教皇制,作为独特的单一教会和体制,至此乃正式确立。

中世纪时,天主教是西欧各国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宗教,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后,天主教在欧洲部分国家丧失统治地位。为了对抗宗教的改革运动,维护自身的统一和权威,天主教罗马教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史称反宗教改革。

18世纪,在启蒙运动和理性主义的影响下,欧洲一些国家和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对罗马教廷的离心倾向日益增强,1809年拿破仑将教皇国并入法国版图。1929年,庇护十一世和墨索里尼签订拉托兰条约,教皇拥有独立的梵蒂冈城国的主权方被正式承认。

1962年,教皇约翰二十三世召开第二次梵蒂冈公会议。会议强调天主教要跟上时代,在教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对外采取开放政策,主张与天主教以外的基督教各派以及其它宗教和不信宗教的人们对话。会议之后,天主教在神学上打破了以往权威主义和教条主义的禁锢,使神学出现了多元化和世俗化的现象。

现在,全世界天主教有总主教区130个,教区628个,监牧区和代牧区129个,共有教徒10亿左右,占全球人口的17.5%。现任教皇为波兰人约翰·保罗二世,于1978年10月就任,是第266任教皇。 天主教于唐代开始传入中国,13世纪再度传入。元朝覆灭后,天主教在中国几近绝迹。16世纪,天主教随着西方殖民主义浪潮,再度传入中国。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传教士也陆续进入中国,天主教又发展起来。传教士在中国的土地上受他们本国政府的保护,到处设立教堂、修道院,兴办学校、医院、孤儿院,用各种方法传播,发展天主教。

从1840年到1949年,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天主教在中国虽然有了300万教徒,但教会领导权却一直在外国主教手里,中国天主教成了受外国势力支配的宗教。

20世纪50年代,中国天主教进行了“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反帝爱国运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天主教成为中国宗教徒自办的事业,成立了天主教爱国宗教组织中国天主教爱国会。


天主教 – 名称来源


天主教一词来源于希腊文的καθολικός,意思为“普遍的、通用的”,因此也被翻译为“公教”。在中国,基督宗教的一些中文翻译名称造成了对天主教和新教的误解,“基督教”翻译自英文的“Christianity”,指一切相信救主耶稣·基督的信仰,包括天主教、正教和新教等;而在中国,“基督教”则一般是指英文的“Protestantism”,更确切的翻译是“新教”,是1517年由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后形成的基督宗教教派。为了避免误解和混淆,本词条避免使用“基督教”一词,而使用“基督宗教”表示英文中的“Christianity”,“新教”或者“基督新教”表示英文中的“Protestantism”。


公元1517年,天主教奥斯定会的马丁路德神父“另立门户”,由罗马天主教分离出去。天主教会一度称之为“抗议宗”、“抗罗宗”、“誓反教”等,直到1962年-1965年梵帝冈第二次会议(简称“梵二”)后才慢慢改变这些称呼,乃称之为会离的兄弟教会,即是基督新教或新教,也就是在中文中所称的“基督教”。国际上称天主教为“基督教”,称新兴的教会为“基督新教、新教”,中国却称新兴的教会为“基督教”,以致为数不少不明历史的中国的基督新教徒与中国的教外人士都误认为,天主教是从基督教分裂出去:先有基督新教(中国称的基督教),后才有天主教。殊不知,天主教是罗马天主教,由耶稣基督亲自创立的,乃建基于对耶稣基督的信仰上,它的前身是犹太教,因此,继承犹太教的一神观念和旧约圣经。而中国所称的基督教即是国际上所称的基督新教,是在耶稣诞生后第1517年才由国际上所称之为基督教的罗马天主教分裂出去的教会。
公元1517年前所称的基督教,并不是基督新教,而是罗马天主教。因为马丁路德神父所创办的基督新教(中国所称的基督教)还没有诞生。公元1517年后所称的基督教,并不是天主教,而是基督新教(中国所称的基督教)。因为马丁路德神父所创办的基督新教已诞生了。 梵帝冈第二次会议所称的基督宗教,并不是专指基督新教,而是指所有信仰耶稣基督的教会。


天主教 – 组织形式


天主教会的组织形式严格集中。它重视教阶制,教阶制分为神职教阶和治权教阶。神职教阶有:主教、神父和助祭。治权教阶有教皇、宗主教、牧首主教、省区大主教、都主教、大主教、教区主教等,教皇具有最高权威,神圣不可侵犯,由枢机主教构成的枢机团选举产生,枢机团也是教皇的主要咨询机构。天主教严格规定神职人员不得结婚,与俗人有明显界限。修会由信徒组成,修士须发安贫、守贞、服从三愿,并过集体生活。除教皇之外,公会议也具有至高权威。公会议由教皇主持召开,代表为世界各地区的主教。重要修会、修院领导人及著名神学家、教会法专家也常应邀参加。12世纪至今,天主教已召开过13次公会议。天主教第一部完整的教会法令是12世纪中叶的《格拉蒂安教令集》。16世纪时,《教会法大全》问世,20世纪初又修改简编为《天主教会法典》,1983年,又颁布了更为简明的新《天主教会法典》。

天主教信奉天主和耶稣基督,并尊玛丽亚为圣母。教义统一,基本教义信条有天主存在;天主永恒、无限、全知、全能、全善,他创造世界和人类,并赏善罚恶;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道成肉身、圣子受难,复活升天,末日审判等。天主教认为教会为基督所创,乃基督之身,人只有通过教会才能获得拯救。早期天主教主要根据亚历山大派神学及奥古斯丁神学解释教义,13世纪后,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体系逐步成为官方神学。20世纪后,新托马斯主义、超性托马斯主义也被用来论证天主教的信仰和教义。天主教把耶稣的诞生、死亡、复活、升天、圣母的升天都定为节日,记于专门的教历之上,每逢这些节日要举行的弥撒为主的仪式。又设有圣洗、坚振、圣体、终傅、告解、神品、婚配七项圣事。

天主教 – 信仰教义


天主所启示的一切主要记载在《圣经》中,它叙述天人交往的历史,揭示天主对人的计划;是要人与天主共融,分享祂的幸福。不幸,由于原祖违命,而失去天主预许的永福,但天主由于仁爱无量,又派遣救主拯救人类,使人能重获永生。


天主启示的主要信理:
1、“启示”的宗教
天主教对神的观念,最先见于《旧约》的创世纪中记载,神(天主)是独一无二的,先宇宙万物而自有,宇宙万物是神从无中生有、所造化而存在。人是神按照自己的肖像所造,除造了肉身生命之外,并特别赋予灵魂。人虽然肖似神,但他是受造物,对神的认知和真理,必须仰赖神的启示,不能单从人的的心,悟道而得。这是天主教与其它泛神论宗教,有别的地方。

2、三位一体的天主
启示中最为基本者,天地之间只有一个真神,称之为天主,但一个天主内具有三位,神学上称为“三位一体”。新约的四部福音中,耶稣基督说自己是受圣父所派遣的子,降凡拯救世人,并行神迹证明他的神性,升天以前,预言将派遣圣神降来,圣化信友之精神生命。可知神有三位。但神只有一个,经初期教会教父的诠释,确定神是三位原属一体。三位的分别是形上的,是位格的。“三位一体”的奥理,揭露了神的奥秘,也显示神人之间的深度关系,人是神所造生,救赎和圣化的万物之灵。

3、人的原罪
原罪是有关人生在世界上处境之启示。按旧约记述,人类始祖亚当和厄娃于受造之时,除具有人性,还分享天主的超性生命,能直接与天主沟通。生活在乐园中无忧无愁。后来亚当和厄娃背叛天主,失去乐园,失去与天主共融的幸福,也造成后来人类普遍与天主隔离之处境,失落超性的生命,就是“原罪”。原罪是人们生来就有,就缺少超性生命与后天的缺失(罪)不同。后天缺失可因教化而受到纠正,先天的原罪,所丧失的是超性生命,失去人生的终向,必须由天主的主动赦免。这就是圣子耶稣降凡成人,救赎我们的道理。凡信耶稣接受洗礼的人,重新与天主和好,死后得享永生永福。

4、耶稣是救世者和导师

耶稣是天主圣子,降生到世界上来,为把人类从罪恶中拯救出来。他是天主能赦人罪,他又是人,承担世罪,受苦受难,实践博爱。耶稣具有救世者和人类导师的双重身份。他把天主的真理和爱,完全启示给人,引人走上永生之路。人必须接受耶稣的赦罪(受洗),和实践他的训示(行善),才能得救(分享神的超性生命)。耶稣是道路、真理、生命。借着他,人才能与天主重归和好,回归天父的家。有关耶稣的言行,记载于新约圣经的四部福音中。

5、信徒入门的洗体(圣事)

耶稣基督的救恩遍及古今中外的整个人类,如果人不肯接受他的信仰,就不能得祂的救世赦罪的恩典。因此,人从明白基督的道理,承认自己的过失,革心悔改,领受赦罪的洗礼,成为信徒,才能实际得到基督的救恩。洗礼是天主教的一件圣事,领洗以后,人获得超性的生命,成为天主圣父的子女,天主圣子的弟兄姐妹,由此,提高人的生命价值,人生活得更有意义。众人成为基督内的兄弟姐妹,必然能敬主爱人,促成普世人类的平等、自由、博爱。

6、神圣的团体“教会”
教会是基督徒的信仰团体。“圣事”是教会的制度,有其神圣的起源,是信友们共同遵守的,并且藉此以分享彼此的信仰经验,天主教的信仰不只是人与天主之间的事,个人信仰之确实性,也需要信友团体的共同作证。如:圣经是天主的圣言,借着启示而经人手书写而成,这事实必须经过初期信友团体的共同承认才能成立。“圣事”是神与人之间的沟通方法,由耶稣基督所建立,为初期信友团体所共同遵守。当年,耶稣召集十二门徒,成为一个见证团体,也是建立教会的伊始。                                                                        

7、恭敬圣母玛利亚
信仰耶稣的人,对耶稣生活和传教的地方,尊之为圣地。那么对亲生养育耶稣的母亲,最后又把死在十字架上的爱子尸体抱在怀中的母亲,怎能不表尊敬。耶稣救世的事业里,没有比圣母玛利亚更直接参与的人。天主教的恭敬圣母,与钦崇唯一的神一天主,绝对有区别的。圣母玛利亚是天主最宠爱的,我们向她的祈祷是请她为我们转求天主的恩佑。

 

天主教 – 经典仪规
天主教的经典——《圣经》和典籍

1、圣经——是天主教信仰基础。分旧约与新约两大部分。旧约共四十六卷,分法律书,历史书,智能书,先知书四大类。全书的写成,经公元前一千二百年至前一百年左右,逐渐汇为一集,为耶稣诞生前的作品。新约其二十七卷,分四福音,使徒行传,使徒书信,默示录四大类。全书的写成是公元初世纪使徒时代的作品。 

2、 典籍——是天主教会一脉相传,宣导教义、礼仪、灵修、法典、信条等。如教会历届大公会议的宪章、法令、宣言、历代教会权威当局的文献、教父文集、教宗通论、文告、神学家的名著等。

天主教的仪规——礼仪和诫命
1. 礼仪是天人交往的途径,不是普通所谓的仪式。礼仪的行为也可以说 是耶稣执行他作天人桥梁的职务,他借着外表的仪式来沟通天人之间的关系。a、他领导人们祭献,赞美敬拜天主。b、他也给人带来天主的恩宠,使人圣化。所以在每次举行礼仪时,耶稣必然临在。 天主教的礼仪,包括七件圣事,弥撒圣祭,团体祈祷等。

A. 七件圣事
是耶稣所建立的圣礼,也可以说是他通过教会行使这些外在的礼仪,继续圣化人们,引领世人与天父合一的活动。人因着”洗礼”,得到耶稣的救赎,而分享天主超性的生命,成为天父的子女。借着”坚振”,巩固信仰生活,使人更有勇气为福音作证。领受”圣体”,此神粮使超性生命得以饱饫和滋养。借着”告解”,吾人可重获因犯罪而失落的超性生命,维护与天主的和好。”圣秩”祝圣有志效法耶稣的男性青年,担任教会司祭职务,为整个教会服务。”婚配”是男女的天作之合,是人们分享天主造化功能创造人类新生命。”傅油”则使病患或垂死的人,灵魂肉身坚强,坚定其对永生的信仰。  以上就是“圣洗 ”、“坚振”、“圣体”、“告解”、“圣秩”、“婚配”和“傅油”七件圣事。

B. 弥撒祭礼
弥撒祭礼有两层意义。一是纪念耶稣以牺牲自己的生命,甘愿被钉在十字架上,献给圣父为给全人类补赎罪过。二是纪念耶稣在最后晚餐中,把自己的身体,作为门徒的灵魂食粮,愿天天和他们在一起,所以,弥撒就是重行耶稣的救世事迹,表达信友的基本信仰。它是天主教的中心礼仪,信友有义务在星期天(主日)参加弥撒。圣事和弥撒虽然是公共的敬神礼仪,有很多人参加。不过,圣事的施行对象为某些特定的个人,而非全体,而且有的圣事只能领一次。弥撒祭礼则是为全体教友而举行的。

3、 诫命
诫命是天主启示的,教导人如何走真理和生命的道路。共有十条,是旧约梅瑟时代,天主所颁布的叫做“天主十诫”。教会也规定信友必须 予以遵守。十诫的条文:一钦崇一天主万有之上,二勿呼天主圣名以发虚誓,三守瞻礼主日,四孝敬父母,五勿杀人,六勿行邪淫,七勿偷盗,八勿妄证,九勿愿他人妻,十勿贪他人财物。综合以上条文,可分为二,爱天主在万有之上,以及爱人如己。耶稣传教的时候,在山中圣训中指出爱人和爱天主是分不开的,受天主是爱人的根据。他说爱的诫命只有一条,“你要全心、全灵、全力爱天主,并爱人如己。” 除天主十诫以外,教会为善尽其导师的职责,订定了一些法规,称为“天主教法典 ” 。

 

 

基督教

基督教,是一个相信耶稣基督为救主的一神论宗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估计现在全球共有15亿至21亿的人信仰基督教,占世界总人口25%-30%。最早期的基督教只有一个教会,但在基督教的历史进程中却分化为许多派别,主要有天主教(中文也可译为公教、罗马公教)、东正教、新教(中文又常称为基督教)三大派别,以及其他一些影响较小的派别。中文的“基督教”一词有时被用于专指基督新教,这似乎是中文的特有现象。是世界三大宗教 之一,在全世界有约21.4亿信徒,为拥有信徒最多的宗教,以亚洲 、非洲 的信徒的发展最快。从476年罗马帝国 分裂至1453年东罗马帝国 灭亡。基督教分裂 为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 (1054年)马丁·路德 1517年加尔文 。英国建立了独立于罗马教廷的英国国教会(圣公会 )

 

基督教 – 地理分布


基督教(天主教、基督教和东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大部、非洲大部、美洲大部、亚洲一部分,可以说范围和影响都很大。
1.天主教占主导的国家:意大利,法国,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爱尔兰,波兰,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立陶宛,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西班牙,葡萄牙,列支敦士登,摩纳哥,圣马力诺,马耳他,安道尔,非洲的很多国家。其中,捷克和匈牙利两国国内的基督教的影响也很大,捷克的基督教徒人口比例为30%,匈牙利为25%左右。
2.基督教占主导的国家:中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丹麦,挪威,瑞典,冰岛,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其中,美国和澳大利亚两国国内的天主教的影响也很大,美国的天主教徒人口比例为35%,澳大利亚为28%左右。新西兰(18%)和英国(10%)的比例也较高。
天主教和基督教势力相当的国家:德国,荷兰,瑞士,加拿大。
3.东正教占主导的国家: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罗马尼亚,摩尔多瓦,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希腊,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其中,乌克兰的西部地区以东仪天主教(其基本教义、仪式、体制都是东正教特征的,但承认天主教的教宗为其在世的教会元首)人口居多。而马其顿和保加利亚国内的穆斯林人口也不少,分别占到30%和10%。这主要是当年奥斯曼土耳其500年统治的结果所致。[1]

基督教 – 起源


基督教发源于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社会,并继承了犹太教耶和华上帝和救主弥塞亚(根据希腊文翻译为“基督”)等概念,以及希伯莱圣经为基督教圣经旧约全书。

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Jesus)。出生在巴勒斯坦北部的加利利的拿撒勒,母亲名叫玛利亚,父亲叫约瑟。基督教发端于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的生活和信仰环境。

1至5世纪基督教创立并从以色列传向希腊罗马文化区域
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诏书,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所允许的宗教。391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它为国教。

按照基督教经典的说法,基督教的创始人是耶稣,他30岁左右(公元一世纪30年代)开始在巴勒斯坦地区传教。耶稣声称,他的来临不是要取代犹太人过去记载在旧约圣经的律法,而是要成全它。耶稣思想的中心,在于“尽心尽意尽力爱上帝”及“爱人如己”两点。耶稣出来传道,宣讲天国的福音,劝人悔改,转离恶行。他的教训和所行的神迹,在民众中得到极大的回应。这使得罗马帝政下的犹太教的祭司团大受影响,深深感到自己地位不保,所以要把他除之而后快。后来由于门徒犹大告密,罗马帝国驻犹太的总督彼拉多将耶稣逮捕。耶稣受尽打骂侮辱,最后被钉在十字架上而死。但耶稣的心意却是为了要赎世人的罪,甘愿地流出自己的血。

 

聖母瑪利亞

依据他门徒们的见证,耶稣死后第三天从石窟坟墓中复活了。他的坟墓空了,他又多次向满心疑惑的门徒们显现。他们渐渐确信耶稣真的复活了,是胜过死亡的救主。在耶稣升天超离这世界的时空后,他的门徒们起来热心宣扬耶稣的教训,并且宣告他是复活得胜死亡的主。信徒们组成彼此相爱、奉基督之名敬拜上帝的团体,就是基督教会。耶稣复活的这一天成为后世的复活节(每年春分以后、又逢月圆的第一个星期日)。教会又定了12月25日为耶稣的生日而则成了圣诞节(耶稣出生的确实日子已不可考)。耶稣出生的那一年被后世定为公元纪年的元年(但因计算错误,耶稣实际出生的年份应为公元前六年或四年)。

部分非基督宗教教徒的史学家认为,耶稣传达的教义更加接近犹太教,而保禄(又译保罗,Paul)对基督教教义做了较大贡献,使得基督教不再局限于犹太人范围。

在蛮族之间传播基督教,具有开化功能并能确保罗马法的精髓和拉丁语于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地区流行。只有英国视罗马基督教为异教信仰。在克洛维的统治之下,法兰克人成为基督教徒,尔后并渡过莱茵河把基督教基督教传播给日耳曼人。拜占庭人则在保加利亚人和斯拉夫人之间传播东正教。

在公元第五世纪初期,圣巴特瑞克把基督教带到爱尔兰,然后传播到苏格兰,再从北方返回英格兰。在第六世纪后期,教皇格列哥里(伟大者)派传教士由南部进入英格兰。在同一个世纪,英格兰人再一次皈依基督教。

基督教 – 发展


在起初的一二百年间,基督教是作为异教被政府(罗马帝国)禁止的,基督教信徒受到迫害,甚至被处死。直到313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诏书,从而使基督教成为政府所允许的宗教。325年,尼西亚信经在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上通过,并成为基督教的最基础的原则,现在几乎所有的基督教教派都接受这一原则。392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为国教。从此,基督教开始迅速发展起来。

395年,罗马帝国在内部矛盾和外族入侵下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基督教也开始分裂为东正教(自称正教)和罗马公教(自称公教),两个教派都自称是基督教的正统。罗马教皇(教宗)是罗马公教最高领导者,而君士坦丁堡牧首则是东正教的首领。到1054年,东部教会和西部教会互相宣布把对方宗主教驱逐出教,标志着罗马公教和东正教正式分道扬镳,称为基督宗教大分裂。

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兴起,耶路撒冷落入穆斯林的控制之下。西罗马地区的教会和国家为解放圣地耶路撒冷在1095年-1291年间先后八次十字军东征。

16世纪,德国、瑞士、荷兰、北欧和英国等地发生了宗教改革运动,它产生出脱离天主教会的基督教新教教会。领导人物是马丁·路德、加尔文等人,他们建立了新教和圣公会,脱离了罗马天主教。中国所称的“基督教”,基本上都是这个时候产生的新教。

基督教 – 教义   共同教义


基督是“基利斯督”的简称,意思是上帝差遣来的受膏者,为基督宗教对耶稣的专称。基督宗教是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主的各教派的统称。该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于公元1世纪由巴勒斯坦拿撒勒人耶稣创立。他是上帝的独生子,为圣灵感孕童贞女玛丽娅而降生;他曾行过很多神迹,让瞎子复明,跛子行走,死人复活,但是因为犹太公会不满耶稣基督自称为上帝的独生子、唯一的救赎主,把他交给罗马统治者钉死在十字架上;死后第三天复活,显现于诸位门徒,复活第40天后升天;还会于世界末日再度降临人间,拯救人类,审判世界。被12使徒中的犹大叛卖并受难,受难日为星期五,最后的晚餐连耶稣有13人,所以在西方,13是人们忌讳的数字,并且与星期五一起视为凶日。

尽管有三大教派,但是基本教义都是相同的。即上帝创世说,原罪救赎说,天堂地狱说。《圣经》,由《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部分组成,是基督教的经典。十字架是基督教的标志。他们信奉的“上帝”或“天主”本体上是独一的,但是包括圣父、圣子、圣灵(圣神)三个位格。

上帝神(God):基督教信仰圣父、圣子、圣灵三而一的上帝。上帝是三位一体——圣父是万有之源造物之主,圣子是太初之道而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圣灵受圣父之差遣运行于万有之中、更受圣父及圣子之差遣而运行于教会之中。但这三者仍是同一位上帝,而非三个上帝——三位格、一本体,简称三位一体。

创造(Creation):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宇宙(时间和空间)万物,包括人类的始祖。

罪(Sin):亚当与夏娃在伊甸园中违逆上帝出于爱的命令,偷吃禁果,想要脱离造物主而获得自己的智慧,从此与上帝的生命源头隔绝,致使罪恶与魔鬼纒身,而病痛与死亡则为必然的结局。后世人皆为两人后裔,生而难免犯同样的罪,走上灭亡之路。

救赎(Redemption):人生的希望在于信奉耶稣基督为主,因他在十字架上的赎罪,并他在三日后从死里复活,使悔改相信他的人一切的罪皆得赦免,并得到能胜过魔鬼与死亡的永远生命。

灵魂与永生(immortality):人有灵魂,依生前行为,死后受审判,生前信仰基督者,得靠基督进入永生。怙恶不悛者,将受公义的刑罚与灭亡。世界终有毁灭的末日,但在上帝所造的新天新地中,却是永生常存。

教派教义


天主教:天主教的信仰生活的核心是七项圣事,即圣洗圣事、坚振圣事、修和圣事、圣体圣事(弥撒)、婚配圣事、圣秩圣事、病人傅油圣事。在这其中,弥撒是最重要的。日常生活中,诵经也是天主教信徒经常进行的活动,这些经文大都是一些经过编排好的重要经文的连祷,例如天主经﹐宗徒信经和《玫瑰经》。

东正教:东正教派的神学和对于经卷的解释都是遵循基督教兴起初期所传下来的典范。他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要继续和延续基督传给他最初使徒,以及使徒传给早期教会僧侣的神学和信仰。从某种意义上说,东正教是最保守的基督教派。

新教:新教具有与天主教和东正教不同的教义,比如:强调“因信称义”,即得以称义是不需要任何善行,只在乎信;人人皆可为祭司,因为彼得前书2:9“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上帝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只有圣经为最高的权威,并只承认洗礼和圣餐礼两者为圣礼,这与天主教和东正教注重圣事(即圣礼)的传统截然不同。

基督教 – 主要禁忌


1.忌讳崇拜除上帝以外的偶像。向基督徒赠送礼品, 要避免上面有其他宗教的神像或者其他民族所崇拜的图腾。要尊重基督徒的信仰, 不能以上帝起誓, 更不能拿上帝耶稣开玩笑。基督教由于教派不同, 其各个教派的教条也有所不同,为了避免无意中损伤感情, 对一些问题一定要弄清楚。如: 神父与牧师是天主教与新教对其神职人员的不同称呼, 不可混为一谈。
2.忌食带血的食物。
3.忌讳衣冠不整。非基督徒进教堂应衣冠整洁, 进去后要脱帽。与人谈话应压低声音, 不得妨碍对方正常的宗教活动。当教徒们祈祷或唱诗时, 旁观的非教徒不可出声, 然而当全体起立时, 则应当跟随其他人一起起立, 若有人分饼和面包给自己, 应谢绝。
4.基督徒有守斋的习惯。基督教规定, 教徒每周五及圣诞节前夕(12 月24日) 只食素菜和鱼类, 不食其他肉类。天主教还有禁食的规定, 即在耶稣受难节和圣诞节前一天, 只吃一顿饱饭, 其余两顿只能吃得半饱或者更少。基督徒在饭前往往要进行祈祷, 如和基督徒一起用餐, 要待教徒祈祷完毕后, 再拿起餐具。
5。 忌讳13 和星期五。另外, 他们讨厌“13” 这个数字和“星期五” 这一天。在基督徒眼中“13” 和“星期五” 是不祥的, 要是13 日和星期五恰巧是同一天,他们常常会闭门不出。在这些时间, 千万别打扰他们。[2]


基督教和教父哲学


1、上帝

圣父、圣子、圣神是三位一体.基督徒之祷告~

上帝是唯一的最高的神圣的存在者、人格神、绝对完美的终极实在

三位一体:同一个上帝具有三个位格:圣父、圣子和圣灵。

惟有耶和华他是神,除他以外,再无别神 –《旧约·申命记》4

神的本质为一,称为 上帝,是无始无终,无形无像,不可分开(无部分),全能,全智,全善的,是一切有形无形之万物的创造者保存者;但他有三位,同质,同权,又同属永恒,就是父,子,圣灵。

—- 《历代基督教信条·奥斯堡信条》

2、原罪

罪的本质:人拒绝服从神的旨意,不让神决定他一生路程,而决意选定走自己的路。

原罪要素:知识上不信与骄傲;意志上有与神同等的欲望;感情上放纵与放任

3、拯救(Salvation)

上帝的独生子化身成人,以其在十架受死替人赎罪,克服人离弃上帝的罪况,使人与上帝重新修和。

4、上帝之国和末日审判

“我实在告诉你们。财主进天国是难的。我又告诉你们,骆驼穿过针眼,比财主进上帝的国还容易呢!”(马19)

5、启示

上帝本身、上帝的意志和上帝的话语自我显示并在人间的传播。启示是上帝的恩赐。基督徒根据启示认识上帝和信仰上帝。

基督教 – 基督教道德
《旧约》
1、以色列的伦理传统:《旧约》中的“摩西十诫”。

2、基督教的伦理:,《新约》中登山宝训:

A.「不可杀人」—尊重人的生命(5:21-26)

B.「不可奸淫」—尊重异性(5:27-30)

C.「不可离婚」—尊重配偶(5:31-32)

D.「不可起誓」—尊重真理 (5:33-37)

E.「不可报复」—放下自我(5:38-42)

F.「爱仇敌」—多走一哩(5:43-48)

基督教道德的核心是爱,原则是爱神与爱人的统一。

“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这是诫命中第一的,也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爱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

 

基督教 – 教父哲学

1、含义:护教者阐述、制订教义,使之系统化,从理论上论证和捍卫基督教信仰的神学家,称为教父,其思想被称作“教父哲学”

2、时期:发端于2世纪,终结于6世纪。分为“希腊教父”和“拉丁教父”。

3、第一位希腊教父:查士丁(Justinus又译游斯丁约100-166)提出基督教高于、优于希腊哲学,基督教就是真正的哲学。主张对信仰进行理性辩护主义。

4、第一位拉丁教父:德尔图良(Tertullianus,约160-240):神学上一些专门名词,如“三位一体”、 “圣礼”、“救赎”等为其首创。 当得起拉丁神学鼻祖之尊称。

提出“正因为荒谬,所以我才相信” —信仰主义

上帝的儿子钉在十字架上了,并不因为这是耻辱的就让人耻辱;上帝的儿子死了,正因为这是荒谬的,所以是绝对可信的;他被埋葬后又复活了,正因为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是确定无疑的”

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奥古斯丁

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354-430),著作:一百一十三本及五百多篇讲演。代表作《忏悔录》、《上帝之国》。浪子回头的典范,晚年任北非希波主教。 被称为“伟大的教父”、“上帝的使者”。

上帝的启示使奥古斯丁浪子回头

忽然我听见邻近屋中有儿童的声音反覆说著“拿起来念!拿起来念!”起初我以为是儿童们游戏时唱的诗句,然而却是记忆中未曾听见过的。我连忙停止哭泣,站起身来,心想这必定是从你来的命令,要我打开圣经,读那最先接触到的章节。我曾听说安东尼因为读了福音书所载“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那一段话而受了感动,改变成新造的人,归在你名下。於是我赶快回到原来和阿理培修同坐的地方,因为我在那里留下一本圣经。我立刻拿起圣经,念最先看到的经文:“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罗13:13~14)我不愿意再念下去,也实在无此需要。念完了这一段,似乎有一道光照射到我心中,把所有疑虑的暗影一扫而空。

(一)理性和信仰

督教是真正的哲学,提供达到幸福生活的唯一正确途径。

上帝是真理之源,真理是上帝之光。理性靠“光照”认识真理。

“信仰寻求理解”,“信仰为了理解”。

“如果要明白,就应当相信,因为除非你们相信,你们不能明白。”

上帝只能信仰而不可认识。

(二) 上帝与世界

1 上帝从虚无中用语言(道)创造世界。不用质料,不用工具,既不在空间中,也不在时间中创 造。

2 时间学说:现在是时间的全部;时间是心灵自身的延伸。“或许说,时间分过去的现在、现在的现在和将来的现在三类,比较确当。这三类存在我们心中,别处找不到;过去事物的现在便是记忆,现在事物的现在便是直接感觉,将来事物的现在便是期望”。

—— 奥古斯丁:《忏悔录》,11,20。中译本,第247页

(三)自由意志与原罪

1、上帝是至善,是绝对的与恶无关,恶是善的缺失,出于人的自由意志。

2、“原罪”使人类失去了意志自由

亚当夏娃滥用上帝赐予的的自由意志而背离了至善,背离了上帝,使其子孙通过遗传获得了“原罪”。在原罪统治之下,犯罪成了人的本性。人只有作恶的自由,而没有行善的自由

3、人要摆脱原罪,恢复意志自由,只有靠上帝的“恩典”

(四)上帝之城

1、社会是“有理性的存在者就其所爱对象达成共同协议”组成的群体。

2、爱上帝藐视自己者组成天上之城,爱自己藐视上帝者组成地上之城。

3、教会是上帝之城的摹本,为上帝之国的到来作准备。


基督教 – 主要节日


基督教主要节日有圣诞节、受难节、复活节、升天节、诸圣日(万圣节)等,天主教和东正教还有圣神降临节、圣母升天节,命名日等节日。

圣诞节
12月25日。原为罗马神话中太阳神阿波罗的生日;罗马帝国以基督宗教为国教后将此日改为纪念耶稣基督诞辰,但耶稣基督降生的真实日期无人知道。

受难日
复活节前的礼拜五,纪念耶稣基督被钉死于十字架上。

复活节
3月21日到4月25日之间,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礼拜日,纪念耶稣基督复活。

感恩节:(北美洲基督教传统节日,而非普世基督教节日)11月的第四个礼拜四(美国),或10月的第三个礼拜六(加拿大)。

基督教 – 教堂和遗迹

世界著名教堂
巴黎圣母院(法国巴黎),科隆大圣马丁教堂(德国科隆),救世主大教堂(俄罗斯莫斯科),圣索非亚大教堂(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

3.耶稣的裹尸布:谜团尚未揭开,实在神奇,千年不腐。

基督教 – 《圣经》


圣经是亚伯拉罕诸教(包括基督新教、天主教、东正教、犹太教等各宗教)的宗教经典,由旧约全书与新约全书组成,旧约全书是犹太教的经书,新约全书是耶稣基督以及其使徒的言行和故事的纪录。

旧约圣经

天主教和东正教的旧约圣经共46卷,当中包含了其他宗派划为次经的数个书卷;基督新教的旧约圣经有39卷;而犹太教的希伯来圣经由于把多个章节较少的书卷合成一卷,总数只有24卷,内容和新教的旧约全书一致。

新约圣经

新约圣经的数量比较一致,都有27卷。犹太教并不承认新约圣经为正典。此外,伊斯兰教只接受旧约全书的前五卷(摩西五经)、诗篇和新约全书的四福音书为正典,但认为其中有大量错误,是传抄翻译过程中的人为失误;基督宗教各传统用不同版本的抄本来反驳穆斯林的这一指控,并以奥斯曼版本的形成过程反诉古兰经有被哈里发奥斯曼篡改穆罕默德口述原文的重大嫌疑。

旧约全书有书三十九卷,新约全书有二十七卷,共是六十六卷。考古学证明,旧约全书完成於耶稣诞生前数百年至千年,例如摩西五经(《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完成於公元前1400年左右,《玛拉基书》完成於公元前400年左右;新约全书则完成於公元一世纪末,所以新旧约全书的写作历时1500多年。

圣经中的各卷书均是独立写成,写成後即在各犹太会堂及基督教堂传读。到了公元前250年左右,犹太大祭司以利沙从犹太十二支派中各选出六位译经长老,聚集在亚历山大城,将希伯来文旧约译成当时流行的希腊文,这就是著名的七十士译本。到公元70年,当圣城耶路撒冷将被摧毁之际,犹太人召开了高级会议,正式承认希伯来圣经正典二十四卷书(即旧约全书正典三十九卷书)。而在公元382年及公元397年的两次著名会议上,则追认了新约全书正典二十七卷书的地位。

圣经的执笔者有四十几位之多。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职业、身份也不同。有的是政治、军事领袖,有的是君王、宰相,有的是犹太律法家,有的是医生,还有渔夫、牧羊人和税吏。有的写於战争危难之中,有的写於太平盛世之时;有的完成於皇宫内,有的则在牢狱或流放的岛上……这些在时间上跨越了千年的作者们,并不知道这些书卷日後会被汇编成册,成为新、旧约正典。然而,当人们把这六十六卷书汇在一处时,这些跨越六十代人写成的作品,却呈现出前後呼应、和谐一致、浑然一体的风貌来,彷佛有一只无形的手,穿过千年的时光,操控著每位作者手中的笔,使这些作品,超越了作者身为“人”的有限性,成为宏篇巨著圣经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

目前,基督新教使用的中文圣经为1919年面世的和合本圣经。和合本圣经分为文理、浅文理、官话。前两种使用文言文,官话本使用当时的白话。联合圣经公会在1983年决定对官话和合本作出修订,并组织一队圣经学者、翻译顾问及编辑人员,开始了修订的工作。在修订委员会的努力下在2006年完成了新约部份的修订。《新约全书—和合本修订版》奉献礼于4月24日傍晚在播道会港福堂举行,由和合本修订版总编辑周联华博士证道、圣公会邝广杰大主教主礼。联合圣经公会和香港圣经公会的同工以及众多教牧同工出席。

它流传在五大洲,分布于160个国家和地区。基督教分为三大流派: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其中天主教最为重要,在基督教徒中,天主教教徒的数目占了半数以上。基督教的核心是信仰上帝。教义的主要内容包括:上帝创造天地万物;按上帝旨意,耶稣降身人世,被钉死在十字架后,又复活升天,成为救世主(即基督);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人类由于亚当犯罪(原罪)和本人犯罪(本罪)而不能自救,耶稣之死担当了罪过,信徒和灵魂得到拯救;人都要接受神的审判,善者升天堂,恶者下地狱。天主教除了上述基督教各派共有的信仰外,特别崇敬圣母玛利亚,认为耶稣的生母玛利亚无染原罪,信徒尊之为天主之母,歌功颂德。天主教要求信徒严守十诫。

天主教教徒须坚持一生中举行以下七种仪式:洗礼、坚振、悔罪、圣餐、婚配、终博和圣职。他们对于圣诞节、复活节、圣灵降临节等宗教节日十分重视,每逢星期日和重大宗教节日,教徒们是一定要去教堂作弥撒的。

基督教 – 上帝


基督教教义中关于上帝的概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上帝是有位格的独一真神;

2、上帝是天地万有的创造者;

3、上帝是历史的主宰;

4、上帝要拯救他的百姓,赦免他们的罪孽,令他们作他的儿女;

5、上帝将于世界末日审判世人。

关于魔鬼,基督教教义认为,魔鬼撒旦本来是上帝所造,他是上帝的对手和敌手,对抗上帝的救世计划。旦原来是上帝的天使,是一位天使长,管理着众多的天使。但由于见上帝有那么大的权利,心生恶念,带领一些天使反抗上帝。上帝便把他们赶出天堂,撒旦跌入地下,做了魔鬼,公开反对上帝。污秽人的心灵,控制人思想,驱使人做一些不好的事情,远离上帝的真理。

从基督教会创立伊始,教会内部对于耶稣的解释就一直莫衷一是。例如《马可福音》说耶稣是人,他在约旦河里受洗时,圣灵降在他身上,当时有声音透过云层传来,宣布他是上帝之子。安提阿派神学家在研究基督论时,都遵循这样一种解释。《约翰福音》提出另外一种看法,它认为耶稣是道成肉身。按照这个说法,耶稣具有神性,并不是说他是具有天赐神力的人,他的神性乃是自先于世界存在的道一脉相承而来。亚历山大派神学家坚持这种看法。耶稣基督宣布天国将要来临,并开始建立天国的事业,相信耶稣基督就必然要相信天国。基督教的末世论与《旧约》中上帝所发出的有关弥赛亚来临的诺言有关。在耶稣出世以前,以弥赛亚为标榜的起义此起彼伏。耶稣拒绝成为政治上的弥赛亚,使盼望这种天国的民众失望。除了这种政治性的愿望以外,另一种形式的末世论不期望地上的弥赛亚,而指望上天命立的弥赛亚,这位弥赛亚将要建立的是天国而不是地上的国家。

耶稣自命为实现天国的人。对于圣母马利亚的崇拜,在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帝国国教,大批民众改信基督教时开始盛行。居住在地中海和近东地区的各民族难以理解圣父的绝对权威;犹太教对上帝的概念中含有狭窄的族权观念,基督教的早期宣传中继承这种观念,它是上述各民族难以接受的。这些民族几千年来一直在崇拜一位圣母女神,一位神圣的童贞女,这种崇拜从巴比伦和亚述的古代民间宗教一直传到希腊文化的末期。尽管基督教的福音书的教导反对崇拜这位女神,但是,这种崇敬却得以借崇拜马利亚的形式表达出来;据说正是在马利亚腹中,具有神性的道才与人性实现奇妙的结合而成为耶稣。根据基督教义,圣灵这个概念的实质是象风吹那样自由自在,预言之灵与知识之灵不是先知或智者可以随意左右的。圣灵的启示,表现为先知的预言或智慧的语言,写出来就是《圣经》。圣灵又是不断推进教会历史的、有创造力的革新动力。基督教关于三位一体的教义来源于早期基督教徒所经历的特殊教义形成过程。500年通过的《亚大纳西信经》对三位一体教义提出最终的明确定义。关于人,基督教教义首先认为,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造出来的,因此在上帝彰显自己的作为时,人必然起决定性的作用。既然人反映上帝的形象,上帝在实践自己的计划时就必然要求人的合作。上帝和人互相紧密依附,可以说上帝和人是互相为了对方的缘故而存在的。根据基督教教义,教会是由蒙上帝选的人组成的末世团体,圣灵浇灌于教会的生命过程中;教会由相信耶稣基督的人们组成,其中既有犹太人也有非犹太人,教会成员都是“新以色列人”,都是上帝的选民;教会是耶稣基督的身体,教会的成员都是建造教会大厦所用的“活石”。基督教教义记述在获得各派基督教会普遍承认的《使徒信经》、《尼西亚—君士坦丁堡信经》(又名《尼西亚信经》)以及《亚大纳西信经》上。属抗罗宗的多地区性教会分别制订各自的信纲。1960年,世界基督教协进会中央委员会在苏格兰的圣安德鲁斯城一致通过表达基督教各派共同信仰基础的较详细的草案:“世界基督教协进会是教会的联谊组织,这些教会根据《圣经》相信主耶稣基督是上帝和教主,它们因而谋求实现为此共同应召的目标,以归荣耀于上帝圣父、圣子和圣灵。

基督教 – 组织形式


关于教会的组织,东正教和天主教都一贯实行主教制。在英格兰,尽管经过教改运动和革命,清教徒和独立派的反对虽然十分激烈,但是,从使徒时代一脉相承的主教制的理论和实践都原封不动地由圣公会保存下来。瑞典国教信义会保留主教制。在德国福音会(在信仰上属信义宗和归正宗)主教制已在宗教改革运动时废除。苏格兰长老会以及北美洲的各长老会还有许多清教派别都采用长老制,形式上类似民主共和政体。公理制强调由各个教会独立自主地进行传教、礼拜、管理和行政等方面的事务。

基督教 – 礼仪


基督教的崇拜形式不一而足,个人祈祷和家庭崇拜受到重视。家庭是基督教社会的基本。集体崇拜形式和多寡因教派而异。关于圣礼,天主教规定七件圣事,即圣洗、坚振、告解、圣体、圣品、终傅和婚配。东正教圣礼也是七件。抗罗宗的古典派信义会、圣公会和归正会只采用两种圣礼,即洗礼和圣餐。

 

 

新教


基督新教是于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脱离天主教而形成的新宗派,或其中不断分化出的派系的统称。也称作抗议宗或抗罗宗或誓反宗。词源来自德文的Protestanten。原指1529年神圣罗马帝国举行的帝国议会中的少数反对派,该派诸侯对于会议通过支持天主教压制宗教改革运动各派的决议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后即以其泛称宗教改革各新教派。目前全球约有 5亿 9千万教徒,当中包括北美洲 1亿 7千万,非洲 1亿 6千万,欧洲 1亿 2千万,拉丁美洲 7千万,亚洲 6千万,大洋洲 1千万,约占全球基督徒总数的 27%。

新教 – 历史发展

【产生的背景】
14——15世纪的西欧,封建体制开始瓦解。随着城市的发展,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许多新兴的民族国家确立了以王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在王权与教权的斗争中,教会受到了极大的创伤。新兴的中产阶级起而反抗旧有的封建神权统治。也随着文艺复兴所带来的新观念,人们开始怀疑以神为本位的旧思想。人文主义者大胆的揭发教会内部的腐败,这样的矛盾下悄悄的埋下了中世纪封建体制的崩溃以及宗教改革的借口。

【教派的形成】

新教的抗议精神可以追溯至14世纪的一些宗教改革先行者,英国的威克里夫派以及罗拉德派、波希米亚的胡斯运动和意大利的萨伏那洛拉的信徒。16世纪20年代,马丁·路德在德国发起了宗教改革运动,迅速的席卷了整个德国,在瑞士,加尔文的归正运动更进一步的加深了宗教改革的影响。 到了16世纪中叶,主要宗派都以可以与旧教抗衡。因着教权与王权的权利争夺,新教在形成的过程中受到许多民族国家或世俗政权的支持与保护。在宗教战争后,根据随之而签订的合约,如1555年的奥格斯堡和约与1648年的威斯特法伦和约确立的教随国定原则,形成了新教在欧洲的布局,信义宗分布于德国以及北欧诸国;归正宗为德国、瑞士、荷兰以及苏格兰。

16世纪末到17世纪,新教的主要宗派在教会的组织与崇拜仪式上已有基本雏形。对于教义的认定上经过长期的争论也逐渐成为体系。新教的神学家编写了大量的神学著作,但其内容多以繁琐的争辩以及考证为主,失去了改教初期那种富有抗议精神的活力。17世纪中叶,英格兰的清教徒运动要求以加尔文主义改革妥协保守的圣公宗教会,结果把新教运动又推进了一步,产生了脱离圣公宗的新教派,如英格兰的长老会、公理会、浸会、公谊会等等。随着移民美洲,新教也成为美洲宗派的大宗。

【神学的发展】

18世纪资产阶级在欧洲得到全面胜利,在唯物观冲击影响下﹐新教出现了基督教社会主义、基要主义和自由主义神学等神学思潮。新教内出现的不同运动都衍生不同的派系与教派,其中著名的有灵恩运动、圣洁运动、基督复临运动等。

新教 – 信仰特点


新教新教各派有许多与天主教对立的共同特征,在教义上表现为强调“因信称义”,即主张得救既因蒙恩也因着信,凭着信心可以蒙恩称义,因信称义否定了天主教得救必须以教会、神职人员、圣事为中介的主张,因此信徒皆可为祭司 ,不仅可以相互代祷,还可宣传福音。同时新教认为《圣经》具有最高的权威,信徒可以借助圣灵的指引直接与上帝相遇,接受对启示的光照,从而否定了天主教坚持的教会释经权,为此新教各派都注重用民族语言诵经,取消了拉丁语圣经的垄断地位。新教反对圣母及圣徒崇拜,一般也不赞同炼狱之说。
在组织上,新教各派都否定天主教集一切权力于教皇的教阶制,不承认罗马教皇的绝对权威,采用了多种组织制度:如以安立甘宗为代表的主教制,主教管理各教区,下设会长和会吏;以改革宗为代表的长老制,由平信徒推选长老掌管教务,委派牧师;以浸礼宗、公理宗等为代表的会众制,由教堂的全体信徒掌管教务,聘任牧师。新教还废除了神职人员不许结婚的规定,取消了隐修制度。

在礼仪圣事上,新教各派反对天主教的繁文缛节,摈弃了弥撒仪式,重视讲道诵经,信徒共同唱赞美诗。将天主教的七项圣事精简为两项,即圣餐和洗礼。教堂的陈设布置及宗教服饰方面虽无齐一规定,但也比天主教为简朴。有的教会如安立甘宗教会,保留了较多的传统,教堂内有圣像圣画,仪式也较复杂;多数教会则推崇简朴,教堂内只有十字架。新教的节日与天主教一致,尤其重视耶稣诞生与复活的庆典。

新教 – 基本教义

【因信称义】
使徒保罗在罗马书3:23-25说到“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如今却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的称义。神设立耶稣作挽回祭,是凭著耶稣的血,借着人的信,要显明神的义;因为他用忍耐的心宽容人先时所犯的罪,好在今时显明他的义,使人知道他自己为义,也称信耶稣的人为义。”简单来说,信徒得以被称为义不是倚靠任何人为的善行或修练,而是源于神主动的恩典和赏赐,使世人因着圣灵奇妙的工作而向神悔改认罪并信靠主耶稣基督。使徒保罗在罗马书5:1-2也说到“我们既因信称义,就借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与神相和。我们又借着他,因信得进入现在所站的这恩典中,并且欢欢喜喜盼望神的荣耀。”

【信徒皆祭司】

此教导建基于彼得前书2:9“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故此,基督徒可以用耶稣基督的血,在主面前坦然无惧地事奉他。此教导并非要信徒们轻看全时间被神呼召事奉主的神职人员,或高抬平信徒的地位;相对的是要鼓励所有平信徒,能在所有圣工上积极共同参与,同心合一来敬拜神。

【圣经为最高的权威】

此新教教导指圣经是上帝所默示,是基督教最高的权威。此教导有别于天主教和东正教的教条,他们认为教会传统(例如仪式)在今日基督教的运作也占一席位。

【圣礼】

即天主教所称的圣事。新教和天主教的圣礼观很不同,一般来说新教只承认洗礼和圣餐礼两者为圣礼。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后初期本来是承认告解礼的,后来他因为发现告解礼不符合圣经之教导而否定了告解。圣餐礼被视为圣礼是因为根据新约圣经中马太福音26:26-29记载,有关耶稣在最后晚餐中说过的话:“他们吃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福,就擘开,递给门徒,说:‘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又拿起杯来,祝谢了,递给他们,说:‘你们都喝这个;因为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使罪得赦。但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我不再喝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国里同你们喝新的那日子。’”因为新教一般认为圣经是绝对的权威,所以若圣经有提及的就应该遵行。

新教 – 组织制度


新教一般有三种制度:主教制、长老制和公理制。一般来说,公理制比较多教会采用。
【主教制】

主教制是新教中最古老的制度,源自天主教的主教制度,几乎和天主教的主教制度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主教亦可以结婚。而天主教的主教制则是源自第一世纪初期基督教教会的主教制度,所以可以说主教制是整个基督宗教中历史最悠久的神职人员制度。

现在行主教制的新教教会已经很少。信义宗和卫斯理宗则由各区会自行选择使用主教制还是长老制;在香港和澳门,信义宗和卫斯理宗就选用了长老制。然而,在欧洲,例如瑞典、芬兰、挪威、德国等地,他们则通常采用主教制。

【长老制】

长老制,或称代议制、议会制,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管理区会的制度。议会内的成员由各分堂选出长老,代表该堂出席会议。顾名思义,长老会就是采用长老制的教会。采用长老制的教会有基督教改革宗长老会、台湾基督长老教会、中华基督长老教会等。


【公理制】

公理制,又称会众制,源自于神学家慈运理的主张,就是主张堂会独立,堂会的主任牧师为教会内最高的决策者,并由会众决议一切教会的内部事务。很多历史比较新的教会也采用公理制,例如浸信会,公理会,神召会等,以及不少独立教会。一些公理制的教会,在地区上也有一个没有什么实际作用和权力的联会,以联系该宗派的和分堂。公理制有一个缺点,就是常常做成教会之间的交往和合作愈来愈少,最后甚至会使一些教会脱离其宗派独立,造成宗派主义以及教会分裂。


【政教关系】

基督新教各宗派对政教的关系的立场大都不太相同,虽实行政教分离,却普遍没抗拒参与或组织政治活动。

信义宗方面,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时一直也受都德国北部的诸侯支持,所以也比较偏袒他们。 路德一直教导教会需顺服掌权者,因为教会如与政治正面对抗,必招致失败,所以教会要支持政府。可是,这却为信义宗日后的发展种下了祸根。1932年,一些支持纳粹的国家社会主义基督徒成立了称为“纳粹福音基督教”(Evangelical Nazis)的党派。后来,德国信义会在纳粹德军的压力下,组织了一个支持纳粹政权的宗教组织德国基督教。纳粹党更要求全国所有教会加入德国基督教,此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认信教会制度预做准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信义会的行为遭到不少德国人指责,因而造成今天信义宗在德国的信徒人数不断下滑。而在纳粹德国时期,国内外的新教团体普遍没有反对战争。而个别反对纳粹德国的基督教人士,就因反对纳粹政权而遭处死。

归正宗方面,约翰·加尔文在宗教改革后一直在民主共和的日内瓦居住,自已也主张教会实行比主教制民主得多的长老制。加尔文强调神权,但又不是完全赞成民主,因为他认为这很容易沦为暴民政治,使社会失去目标和秩序。他认为任何政治制度都必须确保社会能朝向神圣目标进发。所以可以说,他不是完全赞成政教分离。加尔文宗所设计的民主和共和的教会组织形式,要实行民主选举、神权共和。在加尔文的领导下,日内瓦成为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和宗教改革的中心。

至于其他的新教宗派与教派,今天普遍也支持政教分离。提倡政教分离的主张可追溯至再洗礼派,而从归正宗分离出去的浸信会,也反对像圣公会般受政府控制的教会,主张政教分离。因着浸信会在新教的影响力极大,不少独立教会也支持政教分离。另就新教内部的信徒来说,由于政教合一曾在基督教历史上留下血腥记录,故普遍有政教分离的内在意愿。

新教 – 新教较大的宗派
由于新教的新兴宗派、小宗派十分繁复,加上教理差异,一些宗派曾被其他宗派视为异端。以下仅列出一些主要的宗派:
英国国教派-圣公宗,圣公会,路德派-信义宗,信义会,福音会,加尔文派-归正宗,长老会,归正会,清教会,卫斯理宗,卫理公会,循道公会,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浸信会,公理会,福音派,布道会,宣道会,灵恩派,五旬节会,神召会,基要派,再洗礼派,门诺会,贵格会。

 

东正教

“正教”的希腊语(Orthodxia)意思是正统。 如果以“东部正统派”的主要的和狭义的定义来分,“东部”教会里人数最多的教会是俄罗斯正教会和罗马正教会。

因强调自身是《尼西亚信经》中所言“唯一的、从使徒传下来的”教会,故称正教;又因由基督教初期流行于东罗马帝国希腊语地区的教会发展而成,故称东正教;而由于教会的精神中心在希腊,而且希腊语是仪式中的主要语言(另外的主要语言有俄语、斯拉夫语等),故又称希腊正教。

东正教最初盛行于巴尔干半岛、西亚和北非,后传入俄罗斯、东欧、中国、朝鲜、日本等国,再后传播到西欧、北美、澳大利亚等地。根据1990年统计,全世界共有信徒1.7亿人。

东正教 – 历史发展


耶路撒冷教区牧首狄奥菲洛在圣诞教堂内主持仪式325年尼西亚公会议以后,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派教会和以罗马为中心的西派教会间,因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差异,矛盾逐渐尖锐。330年君士坦丁一世迁都君士坦丁堡后,两派在谁居教会首席地位的问题上,争斗愈烈。以后历经6~8世纪的“和子句纠纷”和9世纪的佛提乌分裂,以及11世纪东西教会对意大利南部教会控制权的争夺,1054年终于酿成东西教会大分裂。教会从这里分成东部和西部两个教会。双方都认为自己的教会才是由基督/宗徒使徒所开创的最原始的教会,并且都不让对方拥有这头衔。东部教会在自己的名称里头加上了“正”(正统)所表示的是他们认为东正教会保留了最原始的教导和崇敬的教会传统。所有的东正教派教会都可以回溯他们的脉系直至五个早期的基督教会中心:罗马教会、耶路撒冷教会、安提阿教会、亚历山大教会和君士坦丁堡教会。
东派教会自9世纪起,已逐渐向保加利亚、基辅罗斯等国发展。1054年后,拜占庭国势日益衰落,罗马教会继续谋求居整个基督教世界首席的地位。1096年教皇乌尔班二世组织十字军东征。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攻占君士坦丁堡。1206年,东正教普世牧首区被迫迁往尼西亚。1261年,拜占庭皇帝弥迦勒八世帕利俄罗戈斯收复首都,牧首区迁回君士坦丁堡。

12世纪后,拜占庭帝国外忧内患频仍。东派教会原有的四大主教区已有两个(安提阿和亚历山大)为穆斯林占领,另一主教区耶路撒冷则为十字军建立的拉丁王国所占。15世纪30年代,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拜占庭发动进攻,君士坦丁堡向西方求救,教皇尤金四世乘机于1438年召开佛罗伦萨公会议,旨在使东方教会屈服,确立教皇在基督教内的首脑地位。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约瑟二世率领东正教会代表 700人参加。会议就炼狱、和子句等教义问题展开争论。由于东正教会让步,次年7月会议签署通过东西教会合一决议,确认教皇为“基督在世代表”,具有全权地位。史称佛罗伦萨合一。后因东派教会内反对派的抵制,迫使参加会议的东派代表声明签字无效,合一终于没有成功。

1453年拜占庭帝国灭亡,君士坦丁堡成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首都。苏丹出于政治考虑,对东正教会采取宽容政策,承认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为被征服的东正教徒总管,其监管范围包括东正教会四大牧首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以伊斯兰教为国教,君士坦丁堡牧首虽自称具有普世性,实际上处于被征服地位。16世纪以后,一些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正教会先后成立自主教会。君士坦丁堡正教会在督管区基础上成立。1589年,俄罗斯正教会取得自主地位,建立牧首区。以后,使用俄罗斯正教礼仪的教会,常通称俄罗斯正教。

东正教在历史上形成了5个中心:亚历山大里亚教区、耶路撒冷教区、安提阿教区、君士坦丁堡教区和莫斯科教区。中世纪时,它直接受拜占庭帝国的控制、领导,并成为其国教。16世纪末,俄罗斯东正教会脱离君士坦丁堡教区牧首的领导而独立自主,并使其宗教成为使用斯拉夫语的俄罗斯正教,受沙皇政府的控制并成为国教。18世纪以后,东欧一些国家的东正教会陆续脱离君士坦丁堡教区牧首的管辖而宣称行政上的独立自主。

东正教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15个独立自主教会和两个自治教会 ,但在名义上仍共同承认君士坦丁堡教区牧首的首席地位。它们尊重各自所在国家的政治立场和观点。虽然对当代国际迫切问题持不同态度,但它们都同意互相接触,参加基督教合一运动,出席全东正教国际会议,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

东正教 – 组织管理


东正教否认天主教“只有‘使徒教区’即由使徒建立的教区有权成为牧首区”的观点,而认为应根据实际情况,如根据国家或城市在经济、政治方面的重要性设立牧首区。牧首区(大主教区)下辖数个首府主教区。主教区首脑为主教,主教的人选必须是高级修士(修士大司祭)或领圣职后保证效法修士生活的司祭。司祭可以结婚,但不能作为主教人选。主教以下的位次是:修士大司祭(或司祭)、修士司祭(或司祭)和修士辅祭(或辅祭)。再以下的助祭、诵经士等教职人员无神品。

在拜占庭帝国时期,东正教是帝国国教,它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世俗政权,大主教的任免,主教会议的召开,对教义的解释,均由皇帝控制掌握。日常领导则由牧首负责。早期主要牧首区有4个,即君士坦丁堡、亚力山大里亚、安提阿和耶路撒冷。15世纪拜占庭帝国灭亡后,各国家、地区和民族先后成立自主教会。16世纪末,莫斯科都主教脱离君士坦丁堡自立,建立牧首区,形成使用斯拉夫语的俄罗斯正教会,东欧各国正教亦陆续宣布自主。各自主教会在法规和行政方面有独立自主权,并可自选大主教,但彼此之间在信仰和圣事上是共同的。东正教自主教会有15个,即君士坦丁堡正教会、亚历山大正教会、安提阿正教会、耶路撒冷正教会、俄罗斯正教会、格鲁吉亚正教会、塞尔维亚正教会、保加利亚正教会、罗马尼亚正教会、塞浦路斯正教会、希腊正教会、阿尔巴尼亚正教会、波兰正教会、捷克斯洛伐克正教会、美国正教会,另外在日本和芬兰也有自治教会。20世纪60年代,东正教各教会曾联合召开了几次世界性会议,讨论使其教义、礼仪符合时代要求,与罗马天主教平等对话以及参加“普世教会运动”等问题。
东正教不承认罗马教皇的权威和领导,它自设牧首区,牧首区下辖数个首府主教区。主教区首脑为主教,以下是司祭和辅祭。东正教各牧首区承认君士坦丁堡牧首为“普世教会牧首”,是教会的精神领袖。但这仅仅是一个荣誉地位,普世牧首并不对其他牧首区具有任何实际的领导权。

君士坦丁堡牧首区 原为东派教会首席大主教区。相传使徒安德列始建主教座于此。牧首区首脑驻节座堂。从1586年后,设在伊斯坦布尔北部法那尔的圣乔治教堂(见希腊正教会)。

亚历山大里亚牧首区 早期东派教会四大主教区之一。相传圣马可始建主教座于此。总会现设在希腊基菲西亚(见希腊正教会)。

安提阿牧首区 早期东派教会四大主教区之一。相传使徒彼得始建主教座于此。现在总会设在大马士革(见希腊正教会)。

耶路撒冷牧首区 早期东派教会四大主教区之一。相传耶稣的弟兄雅各始建主教座于此。管辖巴勒斯坦的正教会(见希腊正教会)。

俄罗斯正教会 在正教传统的尊称排列上,位居第五。1589年取得自主地位。以后在北美、芬兰、日本、朝鲜和中国相继建立隶属其管辖的教会和教区。俄罗斯正教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目前实行牧首制,总会设在莫斯科。崇拜礼文使用教会斯拉夫语。

格鲁吉亚正教会 4世纪时格鲁吉亚教会属安提阿大主教区范围。据史载,罗马皇帝芝诺在位时,它取得自主地位,并得到安提阿牧首“漂布者”彼得的同意。此后,格鲁吉亚教会首脑尊称为卡托利科斯。1801年,格鲁吉亚并入俄国,该教会也于1817年受俄罗斯正教会委派的督主教管辖。俄国十月革命后,教会重建自主的卡托利科斯。

塞浦路斯正教会 正教中古老的自主教会之一。教会在塞浦路斯的希腊民族独立运动中起了领导作用(见希腊正教会)。

塞尔维亚正教会 其所属教区大部在今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和马其顿境内。辖 31个教区(其中3个在北美)。

保加利亚正教会 927年,保加利亚教会成为大主教区,属君士坦丁堡教会管辖。在保加利亚被奥斯曼土耳其统治的500年中,君士坦丁堡牧首通过希腊神职人员管理该教会。1870年成立的保加利亚督主教区,直到1945年才为君士坦丁堡牧首所承认。1953年牧首区恢复。目前有12个教区。


罗马尼亚正教会 1865年,罗马尼亚的自主教会成立。1885年得到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承认。1925年罗马尼亚正教会成立牧首区。1950年,特兰西瓦尼亚的东仪天主教徒重返东正教。现有12个教区。礼仪使用罗马尼亚语。

波兰正教会 1924年建立。原属俄罗斯莫斯科牧首区管辖。1948年莫斯科牧首同意其自主。

希腊正教会 一般称希腊教会。在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时期,希腊正教会都属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管辖。1850年,普世牧首承认其自主地位。希腊独立以后,希腊正教成为希腊国教。最高首脑称雅典和全希腊大主教。

捷克斯洛伐克正教会 19世纪,捷克地区建立正教会。现有4个教区。1951年,俄罗斯莫斯科牧首区承认其自主地位。

阿尔巴尼亚正教会,原属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管辖。1937年取得自主地位。

美国正教会 1794年俄罗斯正教会传教士在当时尚属俄国的阿拉斯加建立教会。1970年,莫斯科牧首承认其自主教会的地位。
西奈正教会 东正教中最小的自主教区,实际上只辖有圣凯瑟琳修道院,修士20余人。该院现保存有大量早期基督教希腊文羊皮卷手稿(见希腊正教会)。

芬兰正教会 自治教会。1919年,莫斯科牧首区同意它有自治地位;1923年作为自治教会转入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治下。

东正教 – 神学思想


公元9一11世纪,在拜占庭提出了东正教的神学教义,当时传播范围主要在东欧和近东一带。

该教最初是拜占庭帝国的国教,深深打上帝国历史发展的烙印。这一点既反映在东正教会的教义中,也反映在其组织方面。《圣经》和圣传是东正教教义的基础,此外,东正教教义还反映在公元325年尼西亚大公会议、公元381年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公元449年以弗所大公会议、公元451年查尔西顿大公会议、公元553年第二次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公元681年第三次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公元787年第二次尼西亚大公会议所通过、补充和修改过的《信经》里。 

东正教宣扬三位一体的上帝、来世、死后报应、天堂、地狱、末日审判,还相信耶稣基督可以救赎人类,认为教会能起上帝和人之间的中介作用。

一般来说,东正教派的神学和对于经卷的解释都是遵循基督教兴起初期所传下来的典范。他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要继续和延续基督传给他最初使徒,以及使徒传给早期教会僧侣的神学和信仰。神学上的创新往往带来质疑;

西方教会从不坚持要禁止图像敬拜,而东方教会最后都放弃图像敬拜。事实上,双方为图像敬拜都设立界线,并且订立了规条。然而当这个问题引致教会与政府发生磨擦时,东西方教会的关系就受到严重伤害。726年,皇帝利奥三世颁发反图像崇拜的命令,罗马主教因而指斥他,导致皇帝报复,撤消罗马对很多地方的管治权。罗马在失去了宝贵的土地的同时,另外发生了一连串的事情,影响到罗马的地位,矛头因而重新指向东方教会,指出其倾向国王兼教宗制度。皇帝干涉很多宗教的问题。

东正教 – 礼仪和圣事


东正教在信仰教义上,东正教特别重视对圣母诞神女玛丽亚的敬礼,注重道成肉身教义的意义,不强调人的原罪,因而不十分强调“赎罪论”。正教强调信徒的得救在信靠上帝的拯救同时,应通过自身的善行作为外在的表现。在基督论方面,东正教坚持并只承认教会成立后8个世纪的7次公会议所阐明的教义,强调三位一体。谴责西方教会将《尼西亚信经》”圣灵自父而发“改为”圣灵自父子而发“的行为。
东正教的弥撒实际上把公众礼拜都包括在内。在专为尚未领洗的慕道者安排的诵读长篇经文和诗篇的仪式上,东正教仍然保持了过去的规模。它十分重视讲道,并视之为主教的专职。在信徒弥撒或圣体圣事礼开始前,须先遣散慕道者。弥撒在正教里是作为祭献的概念。这是根据《希伯来书》中基督作为祭司的作用的观念(基督是祭司,是赎罪的牺牲者,是中保)而来。其弥撒仪式,古老而隆重。

在东正教祈祷仪式中,主要一项是颂唱以9首经文赞美歌为基础的9首颂诗。据说它起源于 7~8世纪的耶路撒冷教会,在早祷仪式中代替经文赞美歌。每首颂诗末节往往都是赞美童贞女马利亚。教历中每一节日和圣徒纪念日都有不同的颂歌;还有一种求告耶稣的祷文,教徒认为不断诵念便极为灵验。祷文常为“主耶稣基督,上帝的儿子,可怜我吧!”这一传统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沙漠中的隐修士,特别是埃瓦留斯•庞蒂丘斯所提倡的内心祈祷。

七大圣礼


“仪式”在东正教中,占重要的位置。透过“仪式”信徒能与教会保持关系。“东正教的神学家认为,宗教仪式是教会对教徒思想发生影响和作用的重要手段。”

东正教与天主教一样也有七大圣礼:受洗、涂圣油、受圣职、告解、婚配、终傅、圣体血。
受洗
东正教的信徒受洗,都要浸到水中。因为东正教认为,浸到水里可以洗除原罪和本罪,并且可以得到“神的恩惠”,因此再生,之后才有资格领受其它的圣礼。

涂圣油
“圣油”需要经过主教祝圣之后才能被使用。涂圣油是表示“圣灵恩赐的印记”。这是在刚受洗后的施行的,为的是使新入教者坚定对三位一体真神的信仰。

受圣职
受圣职是当有人担任神职时,所举行的圣礼。

告解
又称为“忏悔”。当信徒有犯错时,可以透过此行动能得赎罪的方式。东正教会规定:七岁儿童以上,需要先忏悔告解后,才可以领圣餐。

婚配
透过一套仪式在教会内举行婚礼。

终傅
在信徒临终前所行的仪式。在临终病人的眼、耳、口、鼻、脸颊、胸、手、脚涂抹圣油。目的是让临终病人可以免受病痛之苦,赦免罪过,可以安心的进入天堂。

圣体血
又称“圣餐礼”。是最重要的一项圣礼。东正教会每周日都会举行一次圣体血。

东正教 – 教堂特点
东正教在拜占庭教堂里,内部的陈设和布置,通常有一屏风将至圣所与教堂中殿隔开。祭坛前方有一大门,两边各有一小门。门和屏风上绘有精致的圣经故事、人物、天使长等圣画像。圣像崇拜虽在圣像破坏运动中受到攻击,被定为异端,但几经反复,787年尼西亚公会议终于宣布废除圣像崇拜的法令为异端。这一决定被以后的东正教奉为信条。其教义基础是:由于上帝在耶稣基督身上采取物质形象,他也能在画像中表现出来;圣像是一种象征性而非现实性的艺术,是用线条和色彩来表达教会的神学思想和表明上帝启示的重要形式,同时也展示了基督教奥秘的形象化的历史。
东正教传入俄罗斯后,拜占庭教堂的建筑艺术对俄罗斯正教会产生了极大影响,圣索菲亚大堂成了俄罗斯正教教堂建筑的楷模。但在教堂内部的陈设方面,俄罗斯正教具有独特的风格。其典型的布置是:在祭坛处布置有许多圣画像,上绘东正教崇仰的圣人、圣徒等。

东正教在复活节前的斋期内不允许食用肉蛋类,在斋期之外不允许饮用和食用血和血制品。

东正教反对天主教会倡导的“所有神职人员均需独身”,其神职人员分为出家、在家两个系统。结婚的在家者可成为诵经士、副辅祭、辅祭、大辅祭、司祭、大司祭,出家修行者,可成为修士、修士辅祭、修士大辅祭、修士司祭、修士大司祭、主教、大主教、督主教(牧首派驻国外教区的代表)、都主教、牧首。

东正教 – 节日和教历
节日繁多。其中以复活节最为重要(又称耶稣复活瞻礼),称为节中之节。据尼西亚公会议规定,每年春分后第一次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为复活节,因正教沿用儒略历,故其复活节日期较天主教和新教所采用的格列历(即公历)推算至今约晚13天。1924年君士坦丁堡正教会和希腊正教系的大部分教会改用格列历;属俄罗斯正教系的多数教会包括中国东正教会仍沿用儒略历。除复活节外,还有“十二大节日”。其中3个大节,依复活节为推算标准,称为移动瞻礼,即棕树节,又称主进圣城瞻礼,在复活节前一周的星期天;耶稣升天瞻礼,在复活节后40天;圣三一瞻礼,在复活节后50天。其余9个为定期瞻礼,即圣母圣诞瞻礼(约9月20~21日,公历。下同)、荣举圣架瞻礼(约9月26~27日)、圣母献堂瞻礼(约12月3~4日)、耶稣圣诞瞻礼(约1月6~7日)、圣母行洁净瞻礼(约2月14~15日)、圣母领报瞻礼(约4月6~7日)、耶稣显荣瞻礼(约8月18~19日)、圣母升天瞻礼(即圣母安息节,约8月27~28日)。此外还有名目繁多的许多节日和斋期。

 

 

清真教

自16世纪上半叶开始的宗教改革运动席卷了整个欧洲大地,德国的马丁·路德、法国的加尔文成为改教后基督教新教的领袖。在当时的英国,由于英国国教的专横,宗教改革姗姗来迟,但英国教徒们还是受到了来自加尔文教义的影响。1524年,英国人丁道尔(William Tyndale)把新约圣经翻译成英文,他可以说是英国的第一位清教徒。早期清教徒希望完全按照圣经的原则生活,顺服圣经的教导可说是他们的首要任务。如丁道尔的目标就是让英国每位识字的人都拥有一本圣经。历史上,将在英国的新教徒,那些信奉加尔文教义、不满英国国教教义的人称为清教徒。而由于英国的宗教迫害,大部分清教徒都逃亡到了美国,所以人们说起清教徒,一般指的就是美国的清教徒。清教徒并不是一种派别,而是一种态度,一种倾向,一种价值观,它是对信徒群体的一种统称。清教徒是最为虔敬、生活最为圣洁的新教徒,他们认为“人人皆祭司,人人有召唤”。认为每个个体可以直接与上帝交流,反对神甫集团的专横、腐败和繁文缛节、形式主义。他们主张简单、实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信徒生活。清教徒时代,人类史上才真正出现了职业这个概念。当时的职业一词是calling。call是呼唤、呼叫的意思。calling,含有“召唤、神召”的意思,意即上帝在天上呼唤你、命令你该有何种行为。这个词义中无疑含有宗教意义:职业即是天职,是上帝安排的任务,这是职业的最初定义。

清教徒 – 职业思想


在清教徒的理解中,职业就是一件被冥冥之中的神所召唤、所使唤、所命令、所安排的任务,而完成这个任务,既是每个个体天赋的职责和义务,也是感谢神的恩召的举动。如上帝曾召唤亚伯拉罕作虔诚且 富有的君王,他凭着信心最后成就了召唤,成为富甲万国、繁衍众多的君王。现在,上帝也召唤清教徒开拓北美的疆土,把在美国国度上的创业视为天职。他们也肯定现实生活,与出世厌世的观念相反,他们认为:“世界就是我们的修道院”(加尔文语)。而尘世中的工作是我们修道的方式,是上帝安排的任务,是神圣的天职。每个人要入世修行,将自己在世间的工作和生活作好,就是在修行和敬拜,就是在尽一个人的本分。他们也肯定了营利活动,认为人是上帝财富的托管人,作为托管人,有天职将财富增值。正像一位名叫普勒斯顿(John Preston) 的清教徒领袖在他的著作中所写:“若有人问如何能晓得神在他身上的旨意,我的答案很简单:只要看看神赐给他的产业便成。”

清教徒 – 工作态度


清教徒是创业精神的代言人,他们认为人开创产业必须要禁欲和俭省节约。他们限制一切纵欲、享乐甚至消费行为,将消费性投入和支出全部用在生产性投资和扩大再生产上,如此必然导致资本的积累和产业的发展。不是纵欲和贪婪积累了财富,而是克制和禁欲增长了社会财富。清教徒崇尚商业和工业活动,在商业中诚实守信、珍视信誉、决不坑蒙拐骗,清教徒企业家不仅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且具有对社会的回馈意识,担当社会责任、扶持社会公正,为社会公益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承担了巨大的公共事业义务。清教徒对一切充满了信心,无论从事商业贸易还是生产耕种,都具有排除万难、获得非凡成功的勇气和信心,他们善于创造和创新,不断地开拓和征服。他们身上值得人们学习的可贵精神非常之多。

 

 

欧洲宗教与国家关系的历史演变

在欧洲历史上,政教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指国家(state)与基督教会(church)之间的关系。欧洲的宗教与国家关系比较复杂,不同国家,甚至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因有独特的宗教经历而有不同的历史,因而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有着不同模式的政教关系。

一、16世纪宗教改革前欧洲宗教与国家的关系

基督教产生前,欧洲并没有宗教与国家关系的概念,社会结构是政教一体的。《米兰敕令》结束了对基督徒的迫害,成为基督教历史上的转折。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后,很快成为罗马帝国的官方意识形态,成为每个臣民必须信仰的宗教,基督教迅速发展并逐步形成了系统严密的组织形式和权力体系。但基督教仍处在帝国政教一体的体制之内:皇帝召集基督教大公会议,制定并颁行信经;按行省划分教区,由皇帝亲自任命主教。

751年,法兰克王国宫相矮子丕平在教会的支持下当上了国王,教皇为其举行了加冕涂圣油礼。自教皇为丕平加冕后,王位就涂上了一层神圣的色彩,对日后西欧政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教皇为国王加冕,意谓着承认教皇对世俗君主的批准权,自然也有罢免权。到底是教权高于王权,还是王权高于教权,这为后来教皇与皇帝、国王争夺权力的斗争留下了根源。

公元8世纪,“丕平献土”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加上早在罗马帝国时期就已形成的与世俗国家权力体系平等并列的二元结构,构成了教权与王权对抗的基础和前提,但教权并没有强大到足以与世俗王权相抗衡。直到11世纪教会改革前,教权一直臣服于王权:①王权掌握重要主教和修道院长的选任权;②王权控制宗教会议;③王权操纵教皇更替。

11世纪末,教皇格利高列七世的教会改革使教权得以壮大,政教之争开始突出。在德、英、法等国都产生了国王同教皇之间关于主教任命及管理等问题的权力之争,即“主教叙任权之争”。12 -13世纪,教权达到鼎盛,不仅摆脱了世俗政权的控制,赢得了全面独立管理教会的权力,而且还把手伸向世俗世界,干预西欧各国事务。教会不仅拥有立法权与刑事权,垄断教育,拥有较多的赋税收入,还发起十字军东征,插手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继承。

直到13、14世纪,在君权神授思想影响下,英法等国君主越来越不愿屈从教权,兴起了摆脱罗马教廷对本国的控制,反对教皇干政的斗争,各国教会民族化。14世纪起,西欧城市经济发展,王权逐渐强大,欧洲各国对教权发起了强有力的攻势,罗马天主教会从权力的巅峰跌落。

在东欧,东罗马帝国一直沿袭了罗马帝国宗教与国家关系的传统。由于东罗马帝国国家政权没有中断,东、西教会分裂后,东正教会始终处在皇帝的掌控下,君士坦丁堡大教长必须服从皇帝的管辖。在拜占廷帝国时期,东正教是帝国国教,它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世俗政权:大主教的任免,主教会议的召开,对教义的解释等重大教会事务,均由皇帝操控,日常领导则由牧首负责。15世纪拜占廷帝国灭亡后,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先后成立自主教会,各国教会在信仰和圣事上是共同的,并继承了拜占庭帝国政教合一的体制,教会和民族关系十分亲密。

总之,16世纪宗教改革前,欧洲宗教与国家关系在拉丁传统的西欧国家基本上表现为罗马天主教与国家之间的二元较量,在斯拉夫传统的东欧国家基本上表现为东正教对国家的依附。

二、宗教改革至20世纪初欧洲宗教与国家的关系

(一)宗教战争奠定宗教格局

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了反对罗马教廷的《九十五条论纲》,拉开宗教改革序幕。随后,加尔文创立加尔文宗,影响波及瑞土、尼德兰等地;亨利八世在英国掀起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创立英国国教会圣公会(安立甘宗)。这些宗教改革运动无一不引发血与火的宗教战争。在德国,支持路德的新教联盟与天主教联盟经过多年内战,于1555年缔结《奥格斯堡和约》,形成北部和东北部属路德派、南部和西南部属天主教的并存局面。在法国,出现新教徒胡格诺派反对天主教的战争,1598年颁布《南特敕令》,实行宗教宽容。

经历了长达30年的宗教战争,西欧各国于1648年签署《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从此建立欧洲新的均势。条约规定加尔文派享受与路德派同等权利,基本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由此奠定了基督教在西欧各国的基本格局。此后,北德意志的很多地区主要是新教的,南德意志和奥地利是天主教的,波兰、匈牙利、意大利、克罗地亚、西班牙、葡萄牙和大部分的法兰西是天主教的。瑞士的一部分、尼德兰、苏格兰是加尔文宗的,斯堪地纳维亚路德宗占上风。在东欧,俄罗斯等地东正教仍占统治地位。从此,罗马天主教在西欧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在欧洲形成了天主教、新教各教派、东正教三足鼎立的局面。

(二)宗教与国家关系的变化

16世纪宗教改革,既是罗马天主教会大一统局面的终结,更是西欧基督教与国家关系二元结构的终结。宗教改革后,欧洲版图主要以天主教—新教各派—东正教划分。虽然本质上都是基督教,但宗教与国家关系模式大相径庭。

1、新教地区:政主教从、以教辅政的国教会模式

英国自亨利八世开始推行宗教改革,建立了安立甘宗的英格兰教会并置于国家的掌控之下:国王成为最高统治者,国会有权决定教会事务。1533年《主教任命法》规定,主教人选由首相与教会协商后呈送国王任命。1533年《教士法案》规定坎特伯雷、约克两郡的宗教会议在一定程度上有权批准宗教法规。1599年,国会通过新的“至尊法案”,规定国王是英国教会惟一的、至高无上的首脑,拥有纠正错误、镇压异端和处理教会事务的一切权力。1563年制定《三十九条信纲》,它作为英国国教会的正式信条一直沿用至今。除了在涉及宗教自由和立法方面的一些变化之外,这种宗教与国家关系模式仍在发挥作用。

在德国,根据1555年《奥格斯堡和约》确定的教随国定原则,路德教取得合法地位,德意志新教诸侯、国王和皇帝成为新教的领袖和护教者,以自己领土上的教会最高首脑自居,对教会实行绝对的控制。

1581年荷兰共和国(尼德兰联省共和国)成立。在共和国时代,归正宗是荷兰的国教,其信徒享有优越地位,公职只能由他们担任。直到18世纪末,荷兰实行政教分离,建立起平等对待各种宗教派别的原则。

北欧的丹麦、挪威、瑞典和芬兰等国家,在宗教改革后就把新教路德教会确定为国家教会,国王成了教会的最高领袖,教会事务由国家管理,而原有的学校不论私立还是公立,都把宗教课作为必修课。1944年冰岛独立时,也把路德教会确立为国家教会。

2、日内瓦:“神权共和国”模式

1541年,加尔文在日内瓦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以加尔文宗为唯一合法宗教。对非加尔文宗的“异端”严厉镇压。加尔文既是日内瓦的大主教,又兼大法官,是“日内瓦的教皇”。他编写的《教理问答》等被确立为指导市民思想行动的规范,违反者要受到法律制裁。教会与国家保持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们是神的助理,传达神的旨意。当时日内瓦成为“加尔文主义的罗马”,教会机构与政府机构虽有分工,但实际上合二为一,不仅人员交叉,而且职责难以划分。

3、天主教地区:宗教与国家双方继续博弈和对抗

宗教改革后,罗马天主教在西南欧和中欧仍占主导地位,宗教与国家关系仍然保持政教二元体系,但王权都在与罗马教皇的对抗中不断争取国家对本国教会的控制。

法国是这种政教关系模式的代表。1516年,法王法兰西斯一世与教宗利奥十世订立政教条约,规定法国总主教、主教等均由国王任命。路易十四时期,法国奉行君主专制政策,他和教皇针锋相对,坚持“高卢主义四条”,即世俗统治者有权处理世俗事务的全权,公会权力高于教皇,法国教会习俗不受教皇干预及教皇并非永无谬误。由此引起纠纷直到1693年才以妥协的办法了结。法国大革命中,天主教丧失了国教地位。拿破仑上台后,与庇护七世签定1801年条约。该条约虽不承认天主教为国教,但视之为多数人的宗教。它允许政府任命主教,然后由教皇授予教会职务,同时承认宗教自由权利以及新教和犹太教的合法地位。政府承担了向神职人员发薪的义务,随后拿破仑于1802年发布“组织条例”对“条约”给予教会的权利又作了进一步限制。按照协定,教会放弃被没收并已不归政府管理的财产,但仍在政府掌握中的归还教会。主教和大主教由政府提名,教皇任命。下级神职人员由主教任命,但政府有权否决,神职人员的薪俸由国库开支。未经政府许可,教皇不得发布敕令,不得举行法国宗教会议。同时,准许新教享有充分的宗教权利,其教牧人员由国家支给薪俸,教务由国家管理。法国的政教关系朝世俗化方向发展。

1861年,意大利王国建立,教皇国结束。“罗马问题”是当时意大利政教关系中很重要的内容。15世纪后,西班牙高级神职人员的选任权归国王,教会法庭必须接受国王监督,教会及教士必须向国家缴纳财产税;教皇敕谕在西班牙颁布前须先得到国王批准。不允许神职人员参与政治,不准宗教裁判所对异端进行审判定罪,未经政府同意不许对人判处死刑。政府以耶稣会干涉国家事务为由将所有耶稣会士赶出朝廷。

4、俄罗斯:彼得大帝的宗教改革

彼得大帝登基后,对东正教进行了全面改革,其中包括加强对俄罗斯东正教会的控制。1721年废除俄罗斯东正教牧首制度,成立最高宗教事务会议,负责管理全国教会。最高宗教事务会议的高级官员都由彼得大帝任命。这一改革,标志着俄罗斯东正教已成为俄罗斯的国教,教会已经成为沙皇政府的附庸机构,主教们就如同政府的官吏。

三、20世纪以来欧洲政教分离原则的确立

(一)法国政教分离

政教分离是现代政治学的一项重要原则,即国家力量和宗教互相分离,互不干涉。1905年12月9日,法国议会通过政教分离法,这是现代意义上的政教分离的开端。法国政教分离法毁弃了1801年由法国与罗马教皇签订的政教协约,针对国家与宗教的关系定出两个原则,第一条承认“信条的自由”,主张:“共和国保障信教的自由,为利于公序,在法定的制宪下,保障所有宗教自由的礼拜行为;第二条禁止国家财政援助宗教:共和国对于任何宗教,不给予法律的认证、支付俸给、以及国库补助。政教分离法实施后,国家、县市、镇村所有关于宗教的行为的预算支出全部删除,而教会财产经政府调查后被视为持有教会使用权的文化团体。

法国政教分离的核心是限制天主教会的特权,摆脱教会对政府的控制。政教分离后,法国政教关系发展稳定,宗教不干预政治,各宗教一律平等,国家不介入宗教与精神领域。除受聘在学校、监狱、医院和军队担任神职者外,国家一般不发给神职人员薪金和补贴。神职人员与公民一样有选举和被选举权;有义务服兵役。在教徒未办完民政手续前教士不得为他们主持婚礼和葬礼。但政教分离法并不适用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的上、下莱茵、摩则尔三省。

(二)欧洲其他国家政教分离

继法国之后,政教分离原则在西方各资产阶级建立的国家中得以普遍推广。二战后,随着《世界人权宣言》和一系列保障各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国际公约发表,宗教信仰自由原则和政教分离的精神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各国的立法和社会对宗教的态度上。当前,除了英国、挪威、丹麦、瑞典、芬兰等少数国家仍未废除国教会外,其他西欧国家大都在宪法上明文规定实行政教分离。但由于各自的历史传统,各自的政教分离情况有所不同。

1、天主教国家的政教分离模式

南欧传统天主教国家直到“梵二”会议后政教关系模式才发生显著的变化,特别是20世纪80-90年代以后,它们相继同罗马教廷签订新的政教协定,取消了天主教会的国教地位,实行政教分离。

意大利1984年与梵蒂冈签定了新的《拉特朗协定》,确立政教分离,明确罗马天主教不再是意大利的国教,但仍承认罗马教廷在意大利的独特地位,剥夺了天主教对婚姻问题的管辖权,公立学校原来的天主教教育由必修课改为选修课。意政府还先后与新教各派和犹太教社团,如新教派别瓦尔登派、浸礼派、信义宗、基督教复临派等教会和犹太教等非天主教团体签定了新的协定,赋予这些非天主教团体以合法地位。从1990年起中止向教会神职人员和教会组织提供补贴。

西班牙1978年宪法明确规定了国家的世俗性质,1979年与罗马教廷签定了新的政教协定,废除了罗马天主教的官方宗教地位。1980年新宪法确立政教分离原则。1980年西班牙国会通过了《1980年宗教自由组织法》。在该法的基础上,西班牙政府和三个宗教团体联合会(新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签署了相关协议。西班牙从专制式的国教体制转型为民主式合作式国家。

葡萄牙于1910年第二个共和国时期采取政教分离政策。1940年,葡萄牙政府与梵蒂冈签定政教协约,确立政教分离原则,同时承认天主教会在葡萄牙的传统宗教地位。1971年,葡萄牙政府通过《宗教自由法》,1975年修改1940年与梵蒂冈的协议,进一步明确政教分离原则。

其他天主教传统国家也相继与罗马教廷签定政教协定,废除天主教的国教地位,实行政教分离。政教分离后,天主教在这些国家的地位进一步下降,但仍是这些国家的主要宗教。这些国家越来越世俗化的政府与社会的天主教传统之间的矛盾冲突在所难免。

2.新教及其他国家政教分离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正式实行政教分离。1919年,魏玛共和国宪法规定:不允许有国家教会。在此原则基础上,国家与教会通过签定和约规定各自的权利。1949年颁布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宣称,教会为“自由国家中的自由教会”,规定在保障个人和团体宗教自由的同时,国家协商解决宗教团体特别是德国福音教会和天主教主教会的补助费用。该宪法规定国家无国教、也非基督教政体,基督教也无司法权,另一方面政教也不是完全分离,在教育、社会服务随军牧师等方面都有教会参与。

德国基本法所确立的政教体制是既有教会与政府的分离,又有两者之间受宪法保障的合作方式,是在有国家教会与严格政教分离之间走中间道路。德国政教关系的法律基础是围绕三个原则建立的,中立、容忍和同等。“中立”要求政府不得与某一个教会打成一片,不得设立国教;“容忍”是政府不仅要在各种不同的宗教观点之间保持中立,而且要维持一个积极容忍的范围,给社会的宗教需要一个空间;“同等”是指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宗教社团。

荷兰1795年归正宗教会的特权地位就被终止。1798年宪法明确规定了政教分离原则,但政府仍给宗教团体提供一些资助,范围包括教会所办的学校和医疗机构等。一般认为,荷兰与法国一样是政教分离比较彻底的国家。政府对教会没有普遍的财政支持,但这并不意味着教会与政府之间不存在财政上的联系。目前政府资助教会的方式各种各样,资助的数额不是太多,而且理由各异。

北欧以新教为官方宗教的国家,法定教会也有了政教分离的趋势。经过数十年的争论,1995年瑞典宣布实行政教分离,信义宗教会不再是官方宗教,这一原则从2000年开始实行。这一决定不仅意味着瑞典信义宗教会不再是官方教会,而且还意味着其他的宗教团体可以申请登记为合法的宗教团体,拥有法人地位,同样享受政府的资助。

四、前苏东社会主义阵营宗教与国家关系基本情况

1917年俄国革命改变了苏俄的宗教与国家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则真正改变了整个欧洲的政治分界和面貌,决定了战后欧洲宗教与国家关系的两大阵营–西欧模式和东欧模式。东欧模式是彻底的政教分离,虽有失误,但进步意义不容抹杀。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宗教政策。1918年颁布了《关于教会同国家分离和学校同教会分离》的法令。法令规定,凡因信奉或不信奉某一宗教而被剥夺权力的规定一律废除;国家机关和其他公开的社会权力机关在进行活动时,不得举行任何宗教礼仪;任何教会与宗教团体都无权占有财产;任何宗教和宗教团体都不享有法人的权利;学校同教会分离,在一切讲授普通科目的国立、公立和私立学校中,禁止讲授宗教教义;公民可以私人教授或学习宗教教义。法令的核心内容,一是教会同国家分离,二是学校同教会分离,从法律上保证宗教信仰变成个人私事,保证了真正的宗教信仰自由。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宗教法令,对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宗教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成为此后70多年苏联宗教政策的基础。

在苏维埃宗教政策指导下,国家与教会的关系从十月革命初期激烈的对抗逐步走向关系正常化,绝大多数宗教组织站到了拥护社会主义和爱国守法的立场。但是,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特别是缺乏处理社会主义条件下处理宗教问题的经验,宗教工作出现一些偏差,伤害了宗教界的感情。卫国战争时期,全国上下处于抗击法西斯侵略斗争中,政教关系进一步协调,教会由于在战争中的爱国行动威望提高,宗教影响迅速回升。战后,斯大林继续实行战时宗教政策,宗教组织进一步活跃。赫鲁晓夫及之后的苏共政府,调整宗教政策,政教关系保持基本协调状态。到20世纪80年代后。苏联政教关系发生变化。俄罗斯东正教会利用东正教传入俄国1000年掀起新的宗教热。戈尔巴乔夫的开放政策导致信教人数、宗教活动场所、宗教院校大幅度增加;传教活动广为开展;教会人士积极开展政治活动;出现了一些宗教政党。教会势力的增长使教会有机会在苏联解体中扮演了不可缺少的角色。

东欧各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后,也都吸收了苏联的做法,在宪法中明确规定了保障公民的信仰自由权利,都很认真地制定了各自的宗教政策,实行彻底的政教分离,坚持学校同教会分离,同时开展了无神论的宣传教育。

阿尔巴尼亚是一个穆斯林国家,东正教处于第二位。1945年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成立,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与教会分离、学校和教会分离。政府对群众进行无神论宣传教育,允许正常的宗教活动,政教关系大体处于正常。20世纪60年代后,阿尔巴尼亚逐渐执行“左”的宗教政策,对宗教采取了取缔政策。在全国掀起一场反宗教运动,关闭宗教场所、批判宗教。从l966年起要“从人们的思想意识中根除宗教信仰”,宣布一切宗教团体都是非法的,强行关闭教堂,批判和谴责宗教,大搞批判宗教的群众运动。通过用行政暴力手段废除一切宗教,宣布自己是一个“无神论国家”。人民议会撤消了涉及宗教的所有法律和条例,用行政手段废除一切宗教,但地下宗教活动依然活跃。东欧剧变中,阿局势也日益动荡,宗教方面出现新变化。

波兰一直是以天主教为主要宗教的国家,教会是一支不容忽视的政治力量。特别是二战期间,波兰教会和波兰人民一起共同抗击法西斯的侵略,形成广泛的影响。战后,教会力量不但没有被削弱,反而更加壮大。波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也要求改变教会的资产阶级性质,在实行政教分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遭到教会的反对。50年代初,波兰党照搬苏联的一些做法,犯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政教关系恶化,后来虽有所改善,但并没有完全平息。80年代以后,教会长期充当团结工会的顾问,是团结工会的保护人,历次政治危机中,教会都站在闹事群众一边。1989年,波兰局势动荡,为了让教会在大选中保持中立,政府又向天主教会妥协。议会通过了《关于波兰政府与天主教会关系的法案》,规定给予天主教会更多的权利,但天主教会仍站在团结工会一边,波兰统一工人党失去了政权,团结工会获胜。

总体来说,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宗教政策是正确的,也取得较好的经验和成效。但在后来的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特别是到苏东剧变前,放弃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指导,对宗教的发展和影响听之任之。导致苏东剧变过程中宗教势力复苏,各个派别的宗教团体、组织利用国内的政治、经济与民族矛盾,组织信众,向政府施压,与国内种种反社会主义势力及国外反共势力勾结,在苏东剧变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五、冷战结束以来宗教与国家关系的新变化

(一)当代欧洲的宗教现状

冷战结束,欧洲大陆呈现出新的政治版图,除了政教一体的梵蒂冈城国,欧洲现有44个国家,其中27个国家加入欧盟,还有一些国家在申请加入欧盟,在政治、经济方面,欧洲出现一体化趋势。基督宗教不再占据社会政治舞台的主角,开始隐退为一种潜在的、有统一内涵的精神力量,仍保留着一定程度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等影响,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精神、文化上的凝聚力量,或多或少地决定欧洲政治文化的走向。

1.传统教会日渐衰退,宗教多元化不断发展

欧洲社会日益增长的宗教多元化和社会世俗化,使传统教会逐渐失去优势,在欧洲的传统地位动摇。国家重新立法取消传统宗教原有的特权地位(多是国教地位),或者通过政府与非传统宗教签署协议以确认或提高其法律地位,这种情况在南欧国家如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家非常突出;北欧一些原以新教信义宗为官方宗教的国家如德国、瑞典等国家相继取消官方教会,丹麦、冰岛等国则取消或减少其特权而仅保留官方宗教的名号。宗教团体的社会影响力减弱,许多古老的教堂因为信众太少而无法维持下去,逐渐关闭和遗弃。

80年代后,伊斯兰教、印度教、锡克教、佛教等东方宗教大量涌入欧洲。在一些天主教徒占优势的国家里,新教和伊斯兰教、佛教等信徒逐年增长,呈现出宗教多元化和社会世俗化趋势。伊斯兰教已成为仅次于新教、天主教的主流宗教之一,对基督宗教形成很大的冲击。据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通过各种不同资料估计,自1985年至2005年的20年间,欧洲穆斯林人口增加了50%;到2050年,欧洲的穆斯林总人数预计将达到4000万,占欧洲5亿总人口的15%。1999年,全欧天主教主教会议工作文件曾悲观地声言,“欧洲正在经历一场渐进和深刻的非基督教化及异教化过程”。

另一方面,上个世纪后半叶,欧洲新兴宗教与膜拜团体大量出现与快速发展,成为近几年来欧洲各国政府所关注的重要社会现象之一。据估计,欧洲约有2000种新兴宗教。在英国,新兴宗教信仰和团体是英国宗教多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与传统宗教竞争的局面。在俄罗斯,1990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关于信仰自由和宗教组织》的法律公布后,政府的宗教政策松动,随之而来的是新兴宗教的大量传入。在东欧,随着社会主义模式的解体,各种宗教复兴,新兴宗教和各种膜拜团体大量兴起。

2.天主教、新教及东正教的分布格局发生变化但尚未根本性改变

基督教在历史上的两次大分裂基本上确立了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三大派别在欧洲的分布格局,这一格局自欧洲宗教改革以来近500年的风云变化一直在发生变化,虽然传统宗教日渐衰退、多元宗教不断发展,但总体而言,基督宗教仍是欧洲各国多数人的传统宗教信仰,是民族认同的重要文化载体。南欧、西欧的传统天主教国家爱尔兰、法国、比利时、卢森堡、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马耳他、奥地利、波兰、捷克、匈牙利仍是天主教信仰占绝大多数;东正教仍然是俄罗斯、希腊、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的国家特征;伊斯兰教、东正教和罗马天主教仍是阿尔巴尼亚宪法规定的主要宗教;北欧仍是教新教占统治地位的地区。英格兰(圣公会)、苏格兰教会、挪威、丹麦、芬兰等的新教路德宗等仍然保留其为国教的名号。

(二)欧洲宗教与国家关系现状及发展趋势

欧洲宗教信仰分布上的这些变化和不同宗教势力的此消彼长必然会给原有的宗教与国家关系带来新的变化。

1.新兴宗教与膜拜团体的发展对传统政教关系的挑战

在许多欧洲国家,新兴宗教运动都被视为对传统宗教的挑战,对国家认同以及整个社会的一种威胁,是对传统宗教与国家关系的挑战。在处理新兴宗教与膜拜团体的态度与做法上表现出一种倾向:社会管理体制的完善与强化。1992年2月,欧洲委员会议会通过《关于宗派和新兴宗教运动的建议》,呼吁各成员国采取包括教育和法律在内的各种手段,对付新兴宗教运动所带来的问题。一些西欧国家特别是法国、比利时、奥地利和德国等国家已经成立议会相关委员会调查研究新兴宗教和膜拜团体现象,并提出具体对策甚至新的限制性立法(如法国和奥地利)。

新兴宗教的兴盛成为俄罗斯最大的宗教问题,对传统东正教的价值观造成了严重冲击。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俄罗斯在宗教自由权利方面开始出现向民族文化和传统宗教的回归,强调传统东正教的价值,抬高东正教的地位,并且对新兴宗教采取了限制政策。俄罗斯联邦新宗教法规定宗教团体登记之前,政府应有15年的时间考察该团体的情况,目的就在于排挤90年代以来大量涌入俄罗斯的新兴宗教。

东欧国家的传统宗教和主流社会都对新兴宗教和外来宗教表现出一种越来越强的敌意,国家主要出于重塑民族文化认同基础和政权意识形态基础的考虑,对传统宗教文化予以支持、鼓励而限制外来的非传统宗教。

2.外来宗教文化凸显宗教与国家关系的张力

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来自第三世界的移民大量增加,带来了多元化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特别是穆斯林在西欧人口中的比例持续攀升,欧洲各国政府既要维护和展示民族宗教多元平等的形象,又要妥善处理国内穆斯林移民带来的社会问题。经济政治机会与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反映在宗教文化关系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引发了一系列冲突,如丹麦漫画事件、瑞士宣礼塔事件以及面纱和罩袍事件等,表明西欧宗教与国家关系之间的张力在不断增长。

2009年,经瑞士右翼人民党提议和全民公投,瑞士以57.5%的民众支持率通过了禁止清真寺修建宣礼塔的议案。按照瑞士法律,宪法中将增加“禁止修建伊斯兰教清真寺宣礼塔”条款,这使得瑞士成为世界上首个立法禁止修建清真寺宣礼塔的国家,引起国际社会一片哗然。

近10年来,因穆斯林头巾和罩袍引发的冲突和争论一直不断。2004年2月,法国国民议会以绝对的赞成票通过“公立学校内禁止佩戴明显宗教标志”的法案,即“头巾法”,在法国和穆斯林世界引起激烈争论。2010年4月29日,比利时议会以多数票数通过了禁止在公共场所穿穆斯林“布卡”罩袍的法令。2010年9月14日,法国参议院以压倒性优势,通过一项法案,禁止女性在公众场所穿着伊斯兰罩袍。此法案待法国宪法委员通过后,可能在2011年生效。这将使法国成为欧洲第二个禁止身穿阿拉伯罩袍或佩戴面纱的国家。

此外,荷兰政府表示要禁止穆斯林妇女在公共场合穿戴面纱,德国北威州政府官员表示如果穆斯林教师违反不允许戴头巾的规定将受到处罚,根据意大利反恐法,在公共场合把脸掩藏起来是违法的。围绕穆斯林妇女面纱和罩袍的争论,是移民宗教文化加剧宗教与国家关系张力的另一个写照。

3.不断深入的世俗化进一步淡化欧洲的宗教色彩

政教分离不断深入。2000年5月,希腊政府删除了公民身份证上的“宗教信仰”条目,理由是以此向欧盟保护隐私和公民权的标准看齐。包括犹太教、伊斯兰教和罗马天主教在内的小教派对此表示欢迎,认为这一决定有利遏制希腊境内的宗教歧视现象。而希腊影响极大的东正教会则表示强烈反对,指控政府企图削弱宗教在希腊的作用,牧首赫里斯托祖洛斯亲自带领50万示威者举行两次大型集会进行游行,但没能迫使政府收回成命。挪威仍然是政教合一的国家,但关于信义宗教会的国教会地位和政教合一制度,是近些年来挪威社会争论的重要问题之一。2002年3月,挪威教会(信义宗教会)属下的“政教委员会”发表报告,建议结束挪威教会作为国教的宪制安排。到现在为止,英格兰教会的官方教会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只有一种象征意义,官方教会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政治仪式的需要,而无多少实际意义。英格兰教会两名大主教和24名主教虽坐在上院的席位上,但他们的政治作用微不足道。英国圣公会内部取消国教地位的呼声越来越高。英国王储查尔斯曾表示,他继承王位后将要结束君主为教会首脑和这种信仰的保护者的局面,认为教会应该非国有化。2008年,英国圣公会决定,修改过去由英国首相任命国内圣公会主教的传统,改由教会自行决定。

公共场所的基督教标志受到挑战。2009年11月3日,欧盟人权法庭在斯特拉斯堡作出判决,宣布意大利国立学校教室悬挂十字架损害学生的宗教信仰自由和父母的教育权。近10多年来围绕公共场所悬挂十字架的纠纷一直持续不断。早在1995年,在德国的巴伐利亚,一对夫妇就向联邦宪法法院起诉要求取消州立各学校在教室悬挂基督受难十字架的法律。有宪法专家认为,欧洲人权法庭的这一判决将对欧洲产生影响,一些国家有可能引发将十字架清除出其他公共场所(比如法庭)的讨论。在这次裁决之前,意大利已经判定,选举站不得悬挂十字架。欧洲的基督教色彩进一步淡化。

欧盟文件一再回避欧洲的宗教传统。1999年,法国强烈反对即将通过的《欧洲基本权利宪章》中提到任何有关欧洲基督教传统的字眼,最后的文字表述是欧洲的“文化和人道主义传承性”。

2007年3月25日,欧盟27国领导人在柏林签署旨在促进欧洲统一的《柏林宣言》,宣言没有提及上帝,也没有提到欧洲的宗教遗产。据悉,在《柏林宣言》中原本写进了有关上帝和宗教遗产继承的段落,但因法国、荷兰的强烈反对而最终删除。对此,教皇本笃十六世曾给予过强烈抨击。他认为,宗教是维系欧洲“同一性”的纽带。

从欧洲宗教与国家关系历史演变可以看出,欧州各国的政教关系既有共性又有不同。基本上都历经了从宗教专制到宗教自由的艰难历程,都经过了从政教合一到政教分离,再到目前追求双方关系良性互动的演变发展。既有宗教与国家关系这两个阶段进度的不一致,又有东欧与西欧两个地区之间的明显不同,也有东欧在苏东社会主义时期前后的差别。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教关系,受该国社会内部多种因素制约,这些都取决于时代的要求、政治制度和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因素。但服从服务于国家利益需要,牢牢掌握宗教与国家关系的主导权,是国家在确立政教关系模式时的基本目标。(来源: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研究中心)

Comments are closed.